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首小诗,标题是诗的第一句,也是全文的“睛”所在,它高度概括出全诗的内容。通过描绘深圳的今非昔比。使学生感受到我们伟大的祖国在近几十年里到处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这种自豪与喜悦充盈着我们国家的许许多多的角落。课上通过资料图片的播放,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深圳的发展变化。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悟诗歌优美的语言。在结尾处,教师设计了课外知识的延伸的环节,使学生更加了解我们的家乡哈尔滨。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阅读课文。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读懂诗歌的内容,感悟诗歌优美的语言,了解深圳的巨大变化和祖国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激发学生对伟大祖国无比热爱的情感。

3、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感悟能力。

教学准备

深圳的资料图片、哈尔滨的资料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一、 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 播放《春天的故事》前几句.

2. 师:同学们知道歌词中的“那个圈”指的是哪里吗?

生:深圳。

师:那位老人是谁呢?

生:邓小平爷爷。

师:经过20几年的建设,深圳已成为国际花园城市。经济发达,环境优美,正在向国际化大都市迈进让我们来看几幅画面(深圳的今天)。今天的深圳如此美丽,如此壮观,那么28年前的深圳又是怎样的呢?谁听家里人讲过深圳原来时的样子。(播放深圳的昨天)。有一首诗对深圳的昨天、今天进行了具体形象的描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板书课题)。

二、 讲授新课

1. 齐读课题。请你们带有感情的再来读一遍。

2.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流利。边读边按你平时的学习习惯把不懂的字词做标记,读后利用工具书或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

3. 学生汇报不明白的地方。

4. 谁愿意来读一下这首诗,其他的同学请你思考: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生:这首诗描绘了深圳的今昔变化。

5. 你概括的真全面!那么“这儿”的昨天什么样?今天又发生了那些巨大的变化呢?请你默读课文,边读边想,然后和同桌交流一下。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