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芜了的花园》是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写的一篇寓言故事,主要讲的是几个人想重修荒芜的花园,但众人各持己见,却没有一个人去行动,最终花园依旧荒芜着。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空谈不如实干,行动胜于雄辩。夸夸其谈,只说不做,最终会一无所获。此课我上的是第二课时的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是:

1、通过几个人的表现,明白只说不做,最终会一无所获的道理。

2、体会这篇寓言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感受寓言魅力。

本课是一篇情感性很强,思想性很强的课文,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以情感体验为切入口,接近学生的心灵,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激活积累,感受情感。

积累是体验的先决条件。小语课文,大多是对生活情境的描述,语言生动,惟妙惟肖,教师可唤起学生回忆,以学生以往已有过的生活情境、事理感受、阅读积累诱发学生真切的体验,从而更好地去领略文中表露的感情。教学中,我先让学生交流印象中花园的情景。学生们兴趣盎然,积极发言。通过这一环节,激活了学生已有的阅读积累,诱发了他们的原有体验。在此基础上去学课文,学生们就更容易走近文本,理解接受文本内容。

二、角色转换,体验情感。

角色转换亦即让学生担当、扮演阅读文本中的某一角色,以心换心,直接化身为文本中的人物并实践过程。在教学进入尾声时,我根据学生的回答,即时地生成了一个问题,如若是你面对这样一个荒芜的花园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回想着昔日的美丽,那份惋惜之情更是油然而生,如果是你,你只会这样夸夸其谈吗?你会怎么做?在这一环节中,学生的这种角色进入所获得的体验更丰富,更确切。

三、诱发想象,强化情感。

想象是人类最杰出的本领。有了想象,才会有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阅读。它与情感在语文阅读过程中相生相随,相互作用,相互统一。教学中,为了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道理,让学生从身边找找有没有这样的人,说说为什么会这样,他们应该怎样做。切切实实得把道理用到生活中去,指导我们的学习和生活。让课文反映的价值取向也得到了挖掘,而课程中的人文内涵则将深刻地影响学生的精神领域。

语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人文性是语文学科区别与其它学科的显著特点。所以对于文本特别是寓言,其中所揭示的道理我们只要让学生有所领悟就行了,没必要问学生生硬的道理,而是指导他们该怎样做就可以了。

教学过程中,学生发言踊跃,但欠缺在语言表达方面,不能很好的陈述自己的观点,以后仍在这方面下功夫。

最后,一篇课文是单元中的一部分,所以我们不应把课文和单元割裂开来,而要注意相互的关联性,这也是教材处理与把握的一个问题。我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有时就是单看具体的一篇篇课本,这需要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引起高度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