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一、通过谈话,明确学习起点

首先,直接告知学生本课要学习“分数”的有关知识。接着,通过谈话了解学生对分数的了解程度。然后抓住其中一些有关分数学习的

有效信息,引入新课。

二、实践活动,建构新知

(一)实践、建模

1、在教师的引导下,讨论一个分数(如:1/2、1/4等)的产生,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和分数表示的具体含义。

2、动手平均分物体,把你心中的分数做出来,画出来。(折纸活动)

3、展示创作成果

做好了的且愿意把成果展示给大家看的,把作品贴在黑板上。

4、讨论、建模

师:看,这些图形漂亮吧!其中蕴藏着许多分数的知识呢?

先判断这些图形的阴影部分都能用分数表示吗?在辨析中进一步强调“平均分”。

再以这些学生自行“创作”的图形为材料,组织讨论交流,在交流中明确其中的两层含义——

第一层:形状、大小都不相同的图形,只要平均分的份数和表示其中的一份相同,就能用同一个(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diyifanwen.com,请保留此标记。)分数表示。

第二层:形状、大小相同的两个图形,同样都表示其中的一份,只要平均分的份数不同,表示的分数就会不同。

5、小结:像这些数就叫分数。

6、了解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7、规范读、写分数的方法。

(二)比较大小,深化认识

1、第一层:以学生“作品”为材料,比较“数形结合”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2、第二层:直接给出两个分数,比较大小。

由此,让学生得到体验:分子是1的分数,分母越大,表示平均分的份数越多,其中的一份就越小;反之,则越大。

一、练一练

1、下列图形中涂色部分的表示方法对吗?

2、用合适的分数表示下面图中的涂色部分。

3、里填上“>”或“<”。

二、课堂总结

通过刚才的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三、课堂延伸

请你在自己创作的图形中,再涂上几份。想一想,这时候该用什么分数表示?

分析

教学语言精练、生动:运用表情、手势等体态语和副语言加强信息传达的效果;根据学情灵活地进行讲解、阐释、举例。

熟练运用板书:板书设计巧妙,突出重难点和知识间的联系,有一定结构性。板书的呈现随着课堂进程有生成性;板书字体端正,大小合宜,有一定书写速度。

恰当运用多媒体等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及演示符合特定学科的教学要求(如语文学科,不能让影像对语言文字喧宾夺主;数学学科,不能代替演算过程)。必要时会使用交互式课件:熟练进行实物教具的演示或操作、实验、动作示范。

恰当地提问与有效追问:根据教学设计时构想的主问题,选择恰当的时机和对象、以恰当的方式提问。必要时对主问题进行变通处理;根据课堂上变化的学情,临时提出一些散问题,或引起学生注意,或促进知识掌握,或启发思考;问题本身及其表述能让学生理解。提问精当并有一定顺序,避免杂乱、肤浅等弊端;掌握重复问题、重新表述问题、调焦(宽问题变窄问题)、停顿、搁置、分配等提问技术.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进行灵活有效的追问,对困难者起支架作用,对优秀者起深化和拓展作用;鼓励学生提出问题,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重难点内容和学生的反应做出强化;运用重复、板书、提问、语音变化、手势表情、身姿体位等多种手段,对教学重点难点或需要注意的地方进行强化;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强化。特别注意结课时的强化;运用口头语言(表扬或含蓄批评等)、表情、体态语(鼓掌、摇头、握手等)对学生的发言或行动作出评价,以正强化或负强化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反应或保持学习量。

合理调控课堂节奏与内容的走向:根据课堂上不可预知的学情,灵活调整教学设计时各环节的时间分配,或做出取舍。大体按照教学设计的思路,控制课堂内容的走向,不因偶发事件或枝蔓错误地偏离主航道。面向全体与关注个别学生。在班级授课制条件下,尽量关注每一个学生,不满足于少数积极学生烘托的课堂气氛,对沉默和边缘的学生予以特别关注。利用提问、目光交流、走动接近、个别指点等形式,对沉默和边缘的学生进行感情和智力的支持。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运用面谈、笔谈等形式,进行有效的个别化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