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活动对幼儿语言表述的目的性、独立性、创造性和连贯性,对幼儿的思维、记忆、想象等方面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在幼儿语言教育活动中,讲述活动是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对于培养幼儿的独自语言、锻炼幼儿的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提问频率要适宜。切忌引起幼儿的消极应付

之所以把提问的频率放在首位,是因为讲述活动对幼儿发展的价值集中体现在促进幼儿独白语言的发展。纵然在提问与回答的互动过程中,能够促进教师与幼儿的交流、沟通,但是交流沟通的效果未必有效。如果教师片面追求互动的数量,过于频繁地对幼儿提出问题,会对幼儿造成回答问题的压力或者只是简单地应对教师的问题,以致无法集中注意力来构思讲话的内容、讲述的顺序或讲述重点和中心,培养幼儿的独自语言自然成为空谈。因此,我们不主张教师在讲述活动中把提问变成一种画蛇添足的行为,而是强调把空间留给幼儿,抓住提问的最佳契机,让幼儿在自我思考和建构中发展语言能力,培养思维习惯。

二、提问目的要明确。切忌千篇一律

讲述活动可以分为叙事性讲述、描述性讲述、说明性讲述、议论性讲述四种类型。相应的,根据不同的讲述类型,提问要有重点,教师在提问前应明确提问的主要目的。叙事性讲述要求幼儿用口头语言把人物的经历、行为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讲述出来。在这类活动中,教师的提问关注的是引导幼儿按顺序清楚地讲述事件。描述性讲述要求幼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状态、动作或物体以及景物的性质、特征具体讲述出来。在这类活动中,教师提问的重点聚焦于引导幼儿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进行描述。如讲述“秋天的菊花”,在教师的提问下,幼儿要具体说出菊花的颜色、形状和作用,传递秋天菊花的信息和对秋天美的感受。说明性讲述要求幼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把事物的形状、特征、功用等解说清楚。在这类讲述活动中,教师的提问侧重于引导幼儿讲述事物的特点和功用。如讲述“我爱我的书包”,教师应该引导幼儿说清楚书包是什么样的、什么材质的、里面有什么、书包有什么用处等。议论性讲述要求幼儿通过摆观点、摆事实来说明自己赞成什么或者反对什么。在此类活动中,教师的提问偏向于引导幼儿阐述理由、原因。如讲述“夏天好还是冬天好”,教师要引导幼儿说清楚是喜欢夏天还是冬天、为什么喜欢这个季节、这个季节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等。受思维水平的限制,议论性讲述对于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幼儿注重事物的外部特征,对于自己的心理感受、情感体验关注不够,更不要说用外部语言表现出来。但是议论性讲述对于发展幼儿的高级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逻辑语言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教师在讲述活动中应根据不同的活动类型,有针对性地提问,使幼儿的讲述有重点、有顺序。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