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划分

四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语海拾贝以及自主阅读部分。

教具准备

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词语超市

1.教师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教师适当正音。

2.开火车读一读书中的词语。

3.全班一起读一读,在读中巩固。

4.引导学生观察要求书写词语,说说书写的注意要点。

书写注意要点提示:“俊”字右边的“八”不能丢;“恼”不能写成“脑”;“晖”和太阳有关,是“日”字部,不能写成“辉”;“势”右上边的点不能丢;“茫”是上下结构;“胸”字右边里面先撇后点,然后竖折、竖,最后一竖不能忘。

5.学生写一写文中的词语,教师巡视辅导。

6.教师根据巡视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再强调。

二、金钥匙

1.教师引导学生选读课文《代课老师》。要求:画出描写孩子们在储蓄所回答狗老师提出的问题的语句。

2.指名反馈。

3.引导学生再读一读,然后指名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不同的年龄的孩子对同一个问题回答的方式不一样)

4.教师小结:对,不同年龄的孩子在言行上所表达出来的是不一样的,请同学们读一读“金钥匙”中的第二自然段。

5.教师:读了第二自然段,我们知道描写人物的语言和行为除了要注意年龄特点外,还要注意什么?(人物的性格、职业等)

6.教师小结:人物的言行只有和他的年龄、性别、职业等特点相匹配才能使得你笔下的人物真实可信。

7.组织学生从本组的课文中找出描写人物言行的语句,进行分析,加深感悟。

三、格言警句

1.学生自由读句子,把句子读准、读通顺。

2.指名读,检查读通的情况,集体评议。

3.全班一起读一读。

4.教师介绍《朱子家训》:这句话选自《朱子家训》。

《朱子家训》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是清初朱柏庐所著。朱柏庐(1617~1688),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名用纯,字致一,昆山(今属江苏)人。与归有光、顾炎武为“昆山三贤。”《朱子家训》从整体上看,体现了儒学的观念形态,立身正大,从容静气。中国旧学的“齐家”之说,此为最通俗的读本。由训诚而提出的立身之法,几百年来,为士林所重。本书由于它的深刻、精警,而又明白如话,发人深思,故在民间广为流传。其中的一些话语,迄今已成为汉语中的常用词语,为百姓所乐道。

5.引导学生再读警句,想一想句子所表达的意思以及阐述的道理。

6.指名反馈。(对于所吃的一碗粥,或一顿饭,我们应当想想它得来不易。对于衣服的半根丝或半条线,也要常念着这些物质的生产是很艰难的)

7.教师;同学们,这些语句要告诫我们什么呢?(懂得珍惜)

8.再读,熟读成诵。

9.拓展阅读。

(1)黎明即起,洒扫庭院,要内外整洁。

(2)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3)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

(4)善欲人见,不是真善。

(5)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四、自主阅读。

(一)阅读《绝句》。

1.初读,理解古诗的意思。

(1)学生自读全诗,要求读得音准句顺,声音洪亮。

(2)指名学生读第1、第2句,理解“鸣”、“上”的意思,用“补省略,调整词序”的方法说说诗句的意思。

(3)学生齐读第3、第4句,理解“含”“泊”的意思,用上述方法说说这两句的意思。教师相机指导。

(4)指名学生把四句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2.图文结合,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意境。

(1)学生回答:第1、第2句写了什么景物?有哪几种色彩?第3、第4句写了什么景物?

(2)教师出示挂图。学生看图,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诵诗句,并适当地讲解。前两句,突出“鸣”“上”二字,帮助学生理解,使这两个字使景物产生了动态效果,使画面显得生机盎然。后两句,突出“含”、“泊”二字,以此了解诗人的思绪由现时到了过往、由近处到远处;而且也正是这二字,使现时之景(窗)和想象中的过往之景(千秋雪)、近处直径(门)和想象的远处直径(万里船)有机融合于完整的画面之中。

(3)学生看挂图,一边手指景物,一边自由朗读。

(4)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其他学生尝试在脑海里再现画面。

(5)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所描绘的美丽景色。

3.有感情地读古诗,体会情感。

4.教师小结:这首古诗描绘的是诗人当时寓居的浣花溪草堂,周围可见的景色。前两句中“两个”、“一行”是实指,“黄鹂”与“白鹭”,“翠柳”与“青天”,两两相对,四种景物,有声有色,描绘了一幅色彩明丽、清新动人的图画,表现出诗人此时闲适的心情。

(二)阅读《枫桥夜泊》。

1.引导学生回顾第一首古诗学习的方法。

(1)读准、读通诗歌,读出韵律。

(2)结合注释,理解古诗的意思。

(3)想象,体会古诗的意境。

(4)感情读,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感情。

2.学生自由读古诗。

3.集体反馈。

(1)检查学生读通的情况。

(2)理解古诗的意思:

月亮沉落后乌鸦发出声声的啼叫,寒冷的秋霜充满着四周。看着江山的渔火,勾起了我对故乡的怀念,使满怀愁绪的我难以入睡。夜半时分,疏落的钟声,悠悠地从姑苏城外的寒山寺,传到我泊居的小船上。

(3)一边读古诗一边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指名说一说。

(4)指名反馈:你体会到了诗人此时怎样的一份情感?(哀愁、思乡)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