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教科书80~81页例3、例4,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及练习十六第2、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实例,初步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一组简单数据的中位数,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量表示一组数据的整体特征。

2、使学生能在初步理解中位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据对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作用,感受与同学交流的意义和乐趣,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重难点: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有关数据的特征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

一、新授

1、将例题改为7个教师跳绳数据,分别是:238、107、105、102、100、95、93。

问:观察这组数据,说说自己的看法。

追问:你认为3号教师的成绩在这组教师中处于什么位置?

启发:要解决这个问题,你有哪些办法?

可以算出平均数,用3号教师的成绩与平均数进行比较,也可以按一定的顺序把这组教师的成绩重新排一排,看3号教师的成绩是第几名。

提问:平均数是120,3号教师的成绩是105个差很多,还有6位老师的成绩没有到达平均水平?你认为用平均数代表这组男生跳绳的整体水平合适吗?

指出:为了更好的表示这组数据的整体水平,我们需要认识一种新的统计量----中位数。(板书课题)

2、提出要求:你能把这组数据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重新排一排吗?

学生按要求各自排一排

引导:这组数据一共有几个?处于正中间位置的是哪个数据?“102”前面有几个数据?后面呢?

指出:这组数据正中间的一个数是102,102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进一步指出:平均数、众数、中位数都是统计量。它们都可以用来表示一组数据的特征。

提问:把3号教师的成绩与中位数比较,你觉得这位老师的成绩怎么样?

3、比较:中位数102和平均数120谁更具有代表性。

观察图表:提问(1)比120多5下或少5下的有几人?(没有)那么比102多5下或少5下的有几人?(4人);

(2)比120多10下或少10下的有几人?(没有),那么比102多10下或少10下的有几人?(6人)

提问:所以用哪个数代表7位老师的普遍数据更具有代表性?

追问:你知道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什么会比中位数高得多吗?

仔细观察这7个数据,哪个数据显得特别?

小结:一般情况下,如果一组数据中出现了一些极端数据,这时考虑用众数或中位数来说明整体水平比较合适,而一组数据中的数据如果都比较接近,没有极端数据出现,这时用平均数来表示整体水平比较合适。

4、将极端数据再调大些、调小些,引导学生分析:平均数变了吗?中位数呢?发现极端数据对什么有影响?对什么没有影响?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