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主体性是人类进化的结果,是人类文化在个体身上的积淀,是历史生成的。幼儿只有在宽松、适宜的环境下,支持和鼓励探索的活动中,才会表现积极参与的欲望,勇于探索的精神,丰富的想象力,以及自信和成功的体验。反之,就会阻碍幼儿主体性的发挥,甚至造成主体性品质的缺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帮助者和欣赏者等的角色,才能更好地促进其主体性的发展。

[关键词]教师角色;幼儿主体性发展;作用探讨

[正文]

马克思主义人类主体理论认为:人在自觉地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在人的自觉的、能动的实践活动中,就成了主体,也就体现了人的主体性。关于人的主体性的内涵,马克思说:人具有自然性、社会性、精神性,主体性是人的这三种属性综合的最高表现,是人的本质特征。心理科学认为:人的主体性是个性的核心,也称自我意识,是指能够自觉、主动地认识和调整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主体性越鲜明,则越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而做,该怎样去做;而主体性不强,即称自我意识不成熟,他们往往只是被动地、机械地适应环境。马克思的人类主体理念为我们研究人的主体性奠定了理论基础,心理科学为我们研究人的主体性培养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于幼儿主体性发展的问题,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幼儿主体性发展受到广泛重视的原因,一是由于时代的发展要求未来的人才要具有高度的主体性品质,也就是要求人在学习工作中具有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由于幼儿自身发展特点的原因。有大量的实验研究证明,主体性是人类进化的结果,是人类文化在个体身上的积淀,是历史生成的。幼儿作为“历史之子”必然继承了人类进化的成果之一——主体性。只不过主体性在幼儿身上是以“潜能”的形式存在的。而这种潜能又是在环境的影响下,逐渐得以呈现、发展的。有大量的事实证明,幼儿只有在宽松的、适宜的环境下,支持和鼓励探索的活动中,才会表现积极参与的欲望,勇于探索的精神,丰富的想象力,以及自信和成功的体验。反之,就会阻碍幼儿主体性的发挥,甚至造成主体性品质的缺失。由此反思我们传统的教育理念,它是以教师为主体,幼儿为客体的;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幼儿是被动的接受者。在教师观念中,通常会认为:我教什么你就学什么。甚至有的教师说:“如果我不教,他们怎么能学得会呢?”幼儿自然而然被当成了知识的填充器,幼儿的主体地位被忽视了。因此,为使幼儿的主体性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在尊重幼儿主体性地位的基础上,启发和引导幼儿进行自我建构,使幼儿的主体性不仅得到充分的发挥,而且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而这一过程的实现与以幼儿为主体的幼儿活动中的教师角色密切相关。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