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和晴晴是同一天来“小橡树”的。第二天,正是个周五,其他孩子都去动物园了,他们俩因为有点感冒留在“家”里。两人还没说过话呢,但是,“惟一”的同类就是对方,怎么办呢?

开始的时候,两个人远距离相互观察,一边自己玩着一边偷偷注视对方,就像是动物的警惕性。此时,如果其中一个的动作稍微向旁边移动一下,另一个马上会往回退若干步,重新远距离观察。最后,由于玩具的魅力,俩人站到了一起,但相互不说话,不对视,而是各玩各的。一段时间后,双方都酝酿了进一步沟通的情绪,有了交流的欲望,所以几乎是突然间,两个人同时抬起头,对视一下,这需要“小动物”有足够的勇气。对视后又慌忙低头去玩自己的东西,但估计已经心不在焉。然后又是第二次抬头对视,这次对视时贝贝微笑了一下。小虎作为回报,立即给了晴晴一块玩具零件,但没有说话,给完后立即低头游戏,纯粹是用动作在掩饰,因为他什么有效性动作都没做出来。第三次是小虎先抬头看了晴晴,晴晴立即抬头回应,还是没有说话,但两人对笑了一下。此时完成了交流的全过程。

孩子的心灵真的如小动物一般,纯洁、萌动,他们从家里走到幼儿园这个社会上,心灵也慢慢打开了,但是,如何打开?他们首先通过眼神和动作去学习分享玩具和快乐,分享“趣味”和“感动”,然后才是语言的沟通、交流。小虎在刚上幼儿园的时候曾宣布自己为“小蜗牛”,我立即明白了他内心的“蜗牛”情结在于“蜗牛随时背着它的小房子”,他内心所盼望的安全感,对家的眷恋;当他逐渐适应幼儿园生活的时候,他宣布自己是小松鼠,已经可以离开家但随时有大尾巴保护自己;现在他“进化”成小鸡或小鸭啦,可以一群在一起游戏。是这样的,自己玩→平行玩→一起玩,就是他们长大和心智发展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