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友爱残疾人》是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三单元“生活中的你、我、他”中的第四个教学主题,从教材77页起至81页止。本主题分两个课题:课题一《走近残疾人》;课题二《天天助残日》。此课程强调“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体验活动”来实现课程目标。《友爱残疾人》这课的教学要求要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以体验去感受生活,从而使学生从心灵深处真正理解、关爱、尊重残疾人,从行动上真正帮助残疾人。小学三年级学生应从对自我学习和生活的关注转而引入对他人、社会的关注。

课题一《走近残疾人》从教材77页至79页。编者在教材77页编入三幅照片,是学生以不同方式体验残疾人活动时的情景。编者为什么不直接编入残疾人生活不方便的照片呢?编者的意图是让教材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从学生亲身体验残疾人活动的照片反映残疾人在生活中的诸多不便,进而产生对残疾人的理解、尊重和关爱。第一幅照片:一名女学生用布蒙着眼睛由另一名女生扶着在跑道上走路,还有五名学生在关注着她们。图文反映的意思是盲人走路十分艰辛,进而产生对盲人的理解。照片中还隐含着另一层意思:我们遇到盲人走路有困难时要主动去帮助他们,不能袖手旁观,更不能去笑话他们,要懂得尊重和关爱残疾人。第二幅照片:用哑语进行交流,以体验聋哑人生活的困难。图文所要表达的是聋哑人不能像常人一样直接用言语来表达他们的意思,只能用手语和别人交流,在生活中非常不方便,作为健康人的我们如果想走进他们的内心,体会他们的感受,那就需要学会手语才能和他们进行交流,而聋哑人本身也是需要学会手语才能和别人交流的,所以聋哑人的生活真不容易。第三幅照片:两名女生把腿绑在一起行走,以体验肢残人生活的困难。

教材78页的3幅照片是学生体验性学习的系列情景照片,学生用一只手穿衣来感受残疾人生活的困难。编者插入这3幅照片的意图是给教师一个参照,教学时可设计一些简单易行的体验活动,让全体学生参与,帮助学生切身感受残疾人的生活。

教材79页的三幅照片配合文字介绍了三名残疾人的事迹:成洁失去双臂,却学会了以足代手,不仅能够写字,还学会了书法;着名体操运动员桑兰以顽强的意志和乐观的态度与伤残作斗争,赢得了人们的赞扬;乙武洋匡出生时就没有四肢,但却凭借着顽强的精神学会了游泳、爬山、跳绳,学会了写字、作画,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日本着名的早稻田大学。编者插入这3幅照片的意图是让学生对残疾人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知道他们虽然身残,但是志坚,凭着惊人的意志和毅力克服生活中的重重困难,向世人展示他们美好幸福的人生,他们是值得世人尊重的人,也是健康人学习的好榜样。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