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欣赏图案的同时,教师还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就图案的造型、用色等的寓意进行讨论,如红色代表喜庆、吉祥,红黄相间代表富贵、华丽等,使幼儿对我国民间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

三、自主感受多元绘画风格并存的审美价值

正如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多姿多彩一样,幼儿读物在绘画方法、材料应用上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这既可以为幼儿积累关于美术方面的经验,又可以为幼儿的审美学习提供素材。在活动中,教师为幼儿提供的阅读材料有彩色铅笔画,有印染画;有剪纸风格的,有油画风格的;有蜡笔画的,有线描的,也有水粉的;有勾线的,有不勾线的;有写实的,也有写意的;在用色方面,有用大色块的,也有虚实相间的等。引导幼儿阅读这些图书时,教师应该先让幼儿了解不同阅读材料的绘画风格,在此基础上再让幼儿谈谈不同表现手法的视觉效果。如在阅读《鳄鱼怕怕和牙医怕怕》一书时,幼儿认为该书用了大色块表现主体事物,给人沉重的感觉;但主体事物突出,阅读时看得清晰,眼睛不累。在阅读《爱吃水果的牛》一书时,作者采用的绘画工具是铅笔和彩色铅笔,作者用零乱的线条绘制整个画面,幼儿阅读后认为这本书像草稿,不清楚,但有随意画很过瘾的感觉。针对幼儿的不同感受,可以引导幼儿思考:“如果我们整天看同样风格的书,就像整天吃一种食物一样,你们会怎样?”幼儿回答说会觉得单调、不想再吃了,由此大家认为每本书都有自己的营养,都有不同的用处,各有自己的特点,看各种风格的书会觉得新鲜等。

以上是开展阅读活动时挖掘阅读材料形式美的一些建议。需要注意的是,在挖掘阅读材料的审美价值以及对幼儿进行审美教育时,应引导幼儿自主地去发现美、体验美、欣赏美、交流美,让每个幼儿都有感受、表达的机会,避免教师一言堂;还要引导幼儿将所学的表现美的方式迁移运用到绘画、制作图书等活动中,使阅读与艺术表现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幼儿多种能力的发展。

上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