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阅读活动是幼儿语言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新《纲要》指出,幼儿的发展是整体的、全面的,因此幼儿教育应注重整体性和全面性。这一观点要求教师在开展早期阅读活动时,不能孤立地研究阅读活动,而应注重挖掘阅读内容的多元价值,使幼儿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目前市场上很多幼儿读物不仅内容生动有趣,而且以其形式美给予幼儿多元的感官享受,这恰好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审美感受能力。在引导幼儿主动感受、阅读作品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一、自主对比观察法

图书中采用大与小、黑与白、深与浅、疏与密、高与矮、长与短、粗与细、曲与直、鲜艳与暗淡、远与近等对比手法是画家常用的方法,借以表现角色的情绪、渲染气氛、突出主体等。在阅读图画作品时,教师应适当地引导幼儿进行对比观察,从而使幼儿对阅读材料的形式美与内容、情感表达等的关系形成初步认识。

1.感受色彩与情绪表达的关系

色彩是幼儿阅读作品中不可缺少的美术要素,画家常常用色彩来表达人物的情绪、情感。如《东方娃娃》杂志中有一篇故事《下雨啦》,作者为了让幼儿感受雨天在家的郁闷情绪和后来穿雨衣在雨中游戏的快乐情绪,采用的就是用灰白与五颜六色对比渲染的方法。在阅读该作品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让幼儿自己观察画面的用色特点,然后请幼儿说说两种色调给自己的感觉。幼儿通过观察、交流,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画家表现郁闷情绪时色彩沉重、单调,表现快乐、兴奋情绪时色彩鲜艳丰富。对这一艺术表现形式的感受,教师不是直接灌输,而是通过问题引发幼儿主动观察。在此基础上,教师又用问题引发幼儿观察书中还有哪些地方也是运用这一艺术手法表现人物的不同情绪的,从而不仅激发了幼儿主动探索的欲望,也使幼儿直观地感受到色彩运用的技巧,为幼儿今后的美术创作奠定了基础。

2.感受夸张手法与人物心理活动表现的关系

夸张是指文艺创作中突出描写对象某些特点的手法。在幼儿读物中,作者为了加深读者对角色的印象,也经常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角色的形象,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在《下雨啦》这个故事中,作者为了表现黑衣人不想暴露身份但又想窥视外面的心理,在黑衣前襟第三、第四纽扣之问的空隙处画了一只充满警觉眼神的大眼睛。又如在表现小朋友们看见黑衣人朝他们走来时兴奋的心理时,有的幼儿爬上了钢琴,有的幼儿跳了起来……在指导幼儿阅读时,对于这些重点画面,教师可以首先引导幼儿对画面进行细致的观察,提示幼儿感受画面细节与人物心理的关系:“这幅画上画了些什么?他们是什么样的形象?”帮助幼儿了解画面中表象的内容 ——人物具体可感的动态、表情,在此基础上用“为什么要这样画”等问题引发幼儿思考、想象画面的深层次内容——人物的心理活动。通过这种由表及里的引导,幼儿对画家运用夸张手法来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就会有深刻的感受。

二、自主想象命名法

众所周知,艺术作品的美以其不确定性强烈地吸引着人们去研究它。如达·芬奇的作品《蒙娜丽莎》,千百年来人们对它的解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与此相仿,对幼儿读物中艺术表现形式、内容的认识、理解,与对成人作品的理解一脉相承,不应有统一的模式、唯一的答案,而应是幼儿个体在原有经验上的认识和解读。因此,在利用阅读作品进行审美教育时可以采用自主想象命名法。《小木匠》是一本采用民间绘画形式绘制的图书,在欣赏书中的木雕图案时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阅读中,教师可以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给图案起名字。幼儿通过独立思考,有的说上面的花纹像鱼鳞,有的说像云朵,有的说像锯齿,等等。幼儿的想象非常丰富,既感受了美,又发展了想象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和幼儿一起以小木匠的身份设计木雕家具花纹,幼儿通过迁移、组合,又创造出众多新的花纹图案,其创造潜能得到了开发,对作品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