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是学生发展语言的主要阵地,教师应切实地在口语交际课上落实口语交际训练,构建让学生在双向互动中实现信息的沟通和交流的课堂。

 1.就地取材,创设情境。

根据口语训练要求,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就地取材,创设情境,使之成为“说”的最佳境界。一位教师在教学口语交际《我想这样做》时就结合本班实际模拟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

(注:玲玲是班上一名残疾女孩,由于先天性脑瘫,致使手脚不灵,生活很不方便。)

开课不一会儿,门外突然响起急促的敲门声,原来是玲玲的妈妈,她满脸愁容地站在门口。于是出现了下面的一段对白:

师:您好,请问有什么事吗?

妈:玲玲这两天拉肚子,我怕她急得慌。

师:原来是这样,我知道了。您放心回去吧,我们会帮助她的。

教学探索语文(五年级)培训资料妈:给您添麻烦了,谢谢!

玲玲妈妈走了,同学们把目光投向玲玲。只见那位女孩眼角分明闪着泪花。一时间课堂气氛凝重。这时教师话锋一转:“同学们,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挫折,我们该怎样面对呢?”课堂瞬间又有了生机,大家七嘴八舌地说开了:

生:要勇敢面对挫折,不要气馁,做生活的强者。

生: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你强它就弱。

生:我们是一个温暖的大集体,要互相帮助。

生:不要笑话有缺陷的同学,要多给她爱心。

生:关心和同情弱者是善良的表现。

生:我给大家讲一个身残志坚的故事……

生:我们要帮助玲玲,在班上成立互助小组,不让她妈妈为她担心。

接着,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帮助方案,然后交流各组的想法。学生情绪高涨,争先发言,情真意切的话语让人感动,整节课牵动着师生的心。这堂口语交际课是由教师精心创设的情境,使全班学生的心灵得以净化,学生表达的欲望增强,交际的能力也相应得到提高。

 2.贴近生活,拓宽渠道。

生活是口语交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设置口语交际的场景必须选择适合学生的生活素材,让学生在曾经实践和体验中滋生交往的动机,在互动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生成心与心的碰撞。比如教学完《可爱的小动物》一课后,教师抓住学生喜好小动物这一特点,随即增设了口语交际课。教师先让学生谈谈都喜欢哪些小动物,这些动物都是什么样的。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对物体作了概括、总结性的表述,语言系统进行了第一次整合。随后,教师让学生在小组内,一边观察自带的小动物模具,一边和组内的同学交流自己观察的结果。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一方面要发表自己的观察意见,另一方面还要听取别人的发言,在头脑中将信息又一次进行了整合。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把两次整合后的信息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当学生尽情地介绍小动物的可爱之后,教师又让学生与前来听课的老师们交流,不仅扩大了交流的范围,而且为交流注入了新的内容。

这样的安排很有层次性,循序渐进,效果良好。关键是教师并不拘泥于传统的课堂形式,而是善于寻找让学生交际的源头,并散发开来,将交流的内容、范围进行了活化,拓宽了说话的渠道,学生始终在富有个性和积极思维中进行口语交际活动,体现了口语交际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