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语文课程和教学取得了重要进展,发生了许多变化。诸如,《课标》提出的课程理念是正确的,为课程改革提供了理论指导。在先进课程理念指导下,禁锢语文教学的三中心坚冰被打破:破课本为中心,语文课不再只是教教科书,更不再是把它看作一门纯粹的知识课,把语文当作纯粹的知识体系来学习。语文课被定位在语文实践上,语文课是通过学生主动的语文实践活动培养语文实践能力的。破教师为中心,师生关系得到调整,由以往的知识授受关系,调整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还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才真正拥有学习的权利。这是改进课堂教学的前提,也是由语文课程的实践性的特点决定的。破课堂为中心,语文应是与自然、社会,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语文,不是封闭、僵化的小语文,而是开放的、生成的、充满活力的大语文。在学习方式上,不同于数学,循着科学体系展开理性学习,语文学习更多地体现在感性学习上:整体感悟,培养语感,加强情感体验,培养综合运用能力等等。

坚冰已经打破,课程改革的航程不可逆转,必将沿着正确的方向继续前进。我们应当满怀信心,肯定成绩,正视问题,不断反思,不断调整。到一轮实验结束时,一定会满怀喜悦盘点语文课程改革的成绩与收获。

问题

(一)社会上出现轻视语文教育的倾向

这不是语文教育工作者自身造成的,却是十分重要的一个问题。

汉语文学习国外热,国内冷,而外语教学国内过热。

早在1963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就十分强调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大纲在引用毛泽东1942年在《文化课本》序中的一段话之后,说:语文是学生必须首先掌握的最基本的工具。语文学得好,就有利于学习各门知识;语文学不好,不能读,不能写,学生思想的开展和知识的增广就会受到妨碍,影响所及,对国家整个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进展,是十分不利的。

透过种种外语过热现象,特别是在小学阶段抬高外语,轻视母语,可以窥见到国人对外语的过度崇拜,对母语的缺乏自信,对语文教育重要性的严重低估。这种低估,已经导致国民语文素养的下降。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陆俭明在文章中说:即使在知识分子相对集中的高校和科学院里,大学生、研究生,甚至少数教员、研究员和个别领导,在写作、说话中,用词不当、文气不顺、语句不通,前言不搭后语,把握不住先说什么、后说什么,词汇贫乏,这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由此,联想到建国初期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语文教育的重视。如果他们仍在世,面对母语教育滑坡的现象,一定会像法国总统希拉克提出保卫法语,俄国总统普京呼吁保卫俄语那样,大声疾呼了!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