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 级

四(3)班

学 科

语文

教 师

张兰英

时 间

年 月 5日 星期

学 习

内 容

大课题

战争

共 1学时

本节内容

小英雄雨来

第1学时

1、通过在教师指导下的独立阅读,初步理解内容,学习小英雄雨来热爱祖国、憎恨敌人、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

2、继续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读后能说出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3、练习给每一部分课文加小标题。

学习重、

难点

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说出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学习活

动概要

应用何网台、何种远程教育 资 源

学 习 过 程

学 生 学 习 活 动

教 师 帮 辅 活 动

学生学习活动

教师帮辅活动

一、释题引疑

观看片断

⑴理解课题:

齐读课题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小──指的是雨来的年龄小,是一个少年。

英雄──指的是雨来的特点。

雨来──课文中的主人公。

课题表现出文章的中心──英雄。

⑵(为什么称雨来是小英雄?)(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雨来是一位小英雄?)

二、汇报预习,以学定教

1、自由读文,交流预习自得,认读生字词。

2、浏览课文,初步了解文意:

文章通过哪件事表现雨来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掩护李大叔、和鬼子斗争)

三、研读课文,深入探究

1、从重点内容入手,感悟人物品质:

⑴自读第四部分,画出描写雨来心理活动的句子,思考:敌人是怎样对待雨来的?雨来是怎样同敌人斗争的?

⑵交流:

敌人:盘问、哄骗、利诱、威胁、毒打。

雨来:应付、不上当、不屈服、机智、勇敢。

2、由重点句切入,体会人物情感:

划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在课文中的位置。

师生共同小结

(课文中第一次出现在第二段中。雨来在夜校学习时,女老师指着黑板上的字念着:“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说明雨来在夜校不仅学了文化,更重要的是接受了思想教育。这种爱国主义的思想,在他头脑里扎下了根,这是雨来与敌人斗争的力量源泉和思想基础。

课文中第二次出现在第四段中。敌人的威胁、利诱,软硬兼施,都不能使雨来屈服。“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鼓舞鞭策着他,使他经受住敌人的毒打。在严峻的斗争面前,雨来重温这句话,倍感亲切。“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是他意志、信念、力量和经受各种考验的精神支柱。)

3、以小标题着手,理清各段联系:

⑴小组读,归纳各段的主要意思:

第一部分:雨来家乡的景色优美,他游泳的本领高强。

第二部分:雨来上夜校读书,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第三部分:雨来掩护交通员李大叔。

第四部分:雨来与鬼子展开英勇斗争,始终不说出李大叔的藏身之处。

第五部分:乡亲们以为雨来牺牲了,都很难过。

第六部分:雨来没有死。

⑵默读,提炼课文的小标题:

4、用对比读方式,领悟景物描写作用:

⑴以读体会:通过引导学生先读句子的主要成分,再逐句把附加成分放进去读,最后连起来读,并进行前后对比,让学生体会到芦花村景色的优美。要知道,小小的芦花村只是祖国大好河山的一小部分,和芦花村同样美,甚至更美的大片河山正遭受着日寇的蹂躏。教学中突出芦花村的美旨在引发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爱和对侵略者的恨。

⑵“以读感悟:这里写出不仅白天的芦花村景色优美,太阳落下去以后,这里依然是那么美。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生活着勤劳善良的村民们。人杰地灵,人们多么希望雨来这个好孩子仍活在大家中间啊!

⑶以读品味:这一段看似写景,实际在写人们的心情。人们多么盼望雨来会突然出现在大家面前啊!连那河水都在静静地等待着,草窝里的虫子都在呼喊着雨来。

四、探究活动,回旋主题。

1、摘抄课文中景物描写的词句。

2、复述课文,角色扮演。

一、激发情感,释题引疑

1、课件演示:小雨来与鬼子斗争的片断。

问:你们想认识这位小英雄吗?

2、出示课题:

引导到学生质疑:看到课题后,你还想知道什么?

你觉得雨来是个什么样的人,你想对他说什么?

重点理解课文中两次提到这句话有什么重要的意思?从而体会雨来的优秀品质。

引导归纳

第一部分:游泳技高第二部分:上学明理 第三部分:掩护大叔

第四部分:勇斗日寇第五部分:跳河潜逃 第六部分:脱险得胜

出示 “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风一吹,(鹅毛般)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

出示:太阳已经落下去。(蓝色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映在还乡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苇塘的芦花被风吹起来,(在上面飘飘悠悠地飞着)。”

出示:“还乡河静静的,河水(打着漩涡哗哗地)向下流去。虫子(在草窝里)叫着。”

教学板书设计

小 游泳技高

英 上学明理 热爱祖国

雄 勇斗日寇 宁死不屈

雨 跳河潜逃

来 脱险得胜 勇敢机智

教师课后反思

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弄清文本中人与事,事与情的关系,我抓住了 《小英雄雨来》一文中,作者运用了一个最突出的写作方法——反复。教学中,我就这一写作特点进行了简单介绍,对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加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