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对小学三年级和六年级学生使用标点符号的情况做了一个调查,发现两个年级的学生中,能够正确使用标点的竟然差不多,三年级是9.3%,六年级是9.6%。从这个结果可以看出两个问题:1.三年级学生对标点的使用已经形成最基本的认识。2、最初的认识很难改变。如何改变这个局面,让我们且来读教材,想方法。

一、初教标点,瞻“前”顾“后”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语文百花园二”安排了看图说话写话的练习。学生一旦写话,就涉及到标点符号的使用。如果此时学生对标点符号还很陌生的话,那么写出的文章就会没有标点。可见,在要求学生写话之前,一定要教会学生使用一些基本的标点符号。

在第二册“语文百花园二”第4题中,我们初次接触标点符号:

看谁读得好。

1.下雨了,我们撑起花花绿绿的小伞。

2.小猫躲到哪里去了?

3.公园里的花真美呀!

在首次标点教学中,我定下了四个目标:1.教学生认识并书写标点符号;2.讲解每一个标点符号的用法并指导朗读句子;3.说写句子,并用上标点符号;4.强调写句子时,必须加上标点符号。详细地讲解标点符号的用法,并试着使用它,给学生清晰的第一印象,为日后用标点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第二册第三单元第6课的课后题中,我们再次见到标点符号:

读一读,再给句子加上标点。

我看见妈妈走了过来。

昨天上午 我和爸爸在院子里种了一棵树啊,可怜的小鸟!这个南瓜真大呀!您是在画鸟吗?天上的星星为什么掉不下来呢想着学生不久就要写话了,我确定了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给每个句子加上标点符号;2.听句子,让学生加标点;3.听一小段话,让学生揣摩着断句,加标点;4.讲述加标点符号的重要性;5.学生自由写几个句子,并加上标点。学生作文,往往不会断句,在教标点中,教会学生断句,杜绝了学生作文时“没有标点”和“一逗到底”的现象。

二、再教标点,活学活用

中高年级的标点教学,不仅要把握标点符号的最基本用法,还要掌握它更多的用法。如引号,它最常用的功能是引用说话人的话,但它还可以表示强调,表示讽刺和否定,表示引用原文。教学中,让学生活学活用,达到准确使用标点的目的。

引号有不同的用法,我们来读读下面的句子,好好体会吧!

1.“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2.春天的小塘,美在一个“早”字。(小学语文第十册“语文百花园一”)

从题目要求上看,只要让学生明白引号还可表示强调和引用就可以。但我觉得这样一来,学生能判断引号的用法,可使用就不一定行了。于是,我要求学生根据引号的不同用法,写出两个句子。首先我请两个成绩中等的学生到黑板上写句子,然后让下面学生试着说句子。果然,学生一开始很糊涂,说不出来。终于有几个学生打破了沉寂,说出了几个句子。在他们的启发下,其它学生纷纷说了起来,黑板跟前的两个孩子也顺利地写出句子。一个字,一个词,一个标点,明白它们的意思和作用,与能够正确运用它们是两码事。教学时,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懂意思,还要让学生会使用。

三、精益求精,踏歌而行

平常学习中,学生们经常就一个标点的使用争得面红耳赤。一次次争论过后,学生对标点符号的认识就更进一步,使用起来也就更少有错误了。

一天,一学生指着书上的两段文字(如下)问:“老师,心里想的话到底要不要加引号?”

他趴在老师背上,蒙蒙眬眬地想:“这个老师跟刘老师太不一样了,刘老师八辈子也不会说出这些话。……”——《小船,小船》我想,如果语文没有默写那一项,我大概也会喜欢语文的。——《别了,语文课》根据引号的用法,心里想的话应该不在加引号之列,但从教材范例来看,应该是两者都可以。这时,我们就要求学生揣摩语境,加上合适的标点。我在想,不断上进的求学生涯,学生会学到更多的知识,也会发现更多的问题。他们一定会在疑难中困惑,也会在解惑中踏歌而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