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3课《每逢佳节倍思亲》。

学生:读课题。

老师:15岁,王维就离开熟悉的家乡,来到陌生的长安,无依无靠,孤独寂寞,你们可以读得更好。

学生:再读课题。

老师:课文就是围绕“思亲”两字写的。(加着重号)那王维为什么会思念亲人呢?打开课本,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句诗背后的故事。

[点评:读课题很有讲究,有艺术可讲。俞老师通过语言描述主人公身在异乡的孤独心境,把学生带进文本中特定的情景,这样的指导是具体可感的,也是简单有效的。]

第一部分:体悟“思亲”

老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一自然段。

生读。

老师:说说看,王维为什么思念亲人?

学生:因为王维离开家乡到长安去了。

学生:因为王维离开家乡已经有两年了。

老师:在我们三(4)班,有没有谁有过离开家人的经历?

学生:我离开过爸爸一天,很想他。

学生:我爸爸经常出差,他出差的时候我很想打电话给他。

学生:我和爸爸妈妈出去旅行很想在家里的爷爷奶奶。

老师:你们才离开亲人几天几个星期就很想家人,而王维离开家乡已有两年。他的家在华山已东的蒲州,而长安却在华山的西边,两地相隔近千里,那份思念之情伴随着他在长安的日日夜夜。(相机板书简单示意图)

让我们一起读。“15岁那年???????”

[点评:围绕课题“思亲”展开文本解读,既紧扣语言文字,又融进学生的生活体验,并辅助于教师形象的讲解,诗人离家久思家切的情感便自然生成。]

第二部分:体悟“倍思亲”

老师:正所谓独在异乡为异客,王维少小离家,所以才思亲。那思亲前的这个“倍”字又是什么意思呢?

学生:加倍。

学生:思念很多很多。

老师:是的,思念很多,比以前更多,在这里倍是“更加”的意思。(板书)王维什么会更加思念亲人呢?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生读。

[点评:由思亲起,自然转到思亲之“倍”,教学思路很清晰。]

老师:此时,家家户户在欢度什么节日?

学生:重阳节。

老师:你知道重阳节有拿些习俗?

学生:登高、吃重阳糕、赏菊、饮菊花酒。

师:同学们了解的真不少。让我们回到这段文字。(出示:一大早,大街上便热闹起来。人们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地去登高游玩。)好好读读这段话,边读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学生:我仿佛 看到了大街上的人们扶着老人拉着小孩在高高兴兴的游玩。

老师:这就是扶老携幼,真是其乐融融啊。

学生:我仿佛看到了老人们在爬山,虽然爬得很累,脸上却带着笑容。

学生:我仿佛看到了孩子们一边吃着东西一边嬉戏奔跑,开心极了。

老师:有人看到了家人团聚在一起登高游玩,有的看到了孩子嬉戏玩耍无忧无虑的一幕,也许有人还听到了鞭炮声、笑声、歌声,真是热闹非凡啊。然而此刻,孤单单的少年王维,你看到这一切,心情如何?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