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数学课堂,我们见到最多的就是数学活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重要的学习方式。这样可以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追求有效的教学,要实施有效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好数学,获得充分的发展,是我们教学追求的目标。

在动手实践中,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里所指的“数学活动”应是指数学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问题解决等实践和思维活动。认为活动就是知识的形成过程。

新课程非常强调知识的形成过程,《标准》中不仅使用了"了解(认识)、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等刻画知识技能的目 标动词,而且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 目标动词。教师创设情景,通过学生的活动去探索规律、学习新知,推测验证。但活动只是一种载体,活动不等于知识的形成过程。

数学教学是活动的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活动中感悟、活动中理解、活动中解决,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使学生经历、感受、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展现思维过程,让课堂成为学生活动的天地,展示自我的殿堂。丰富的活动,课堂气氛“活”了,学生的手脚“活”了,但笔者关心的事,学生的思维是不是真正的“活”了,是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活”了,否则你设计的活动就是无效的活动。

数学活动要占据一定的时间,数学活动要促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无效的活动既浪费了时间,又浪费了师生的精力,教学不能追求时尚,而要追求一种效益。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