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虽然可以吸引各年龄层的读者,触动阅读兴趣,诱发阅读行动,但是许多师长却也发现:有些孩子由于从小接触绘本,反而失去了阅读文字书的耐心与能力,影响了持续阅读。如此一来,绘本可以是启蒙阅读兴趣的助力,但也可能是发展高层次阅读能力的阻力。

绘本在孩子的阅读学习中所扮演的角色:

孩子在阅读过程中,的确可以利用图画书来学习,但是有的孩子却只读图不读字;绘本对阅读技巧的发展有利有弊。

“促进国际阅读素养研究计划”(PERLS)的阅读力指标中显示:阅读力是在识字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理解与应用知识的能力,其中的关键在于能从外在走马观花式的“看”书,进入感受与思维的内在交互激荡,只有这样,才能从所有感而有所得。

而绘本成为阅读阻力的原因就在于,读者如果被生动有趣的画面所吸引,只停留在浏览图画的五光十色,只是浅层和具象地“看”到,长久下来就会过于依赖图像的具体呈现,容易造成想象力的停滞,思考能力的丧失。这样,对于需要想象、思考、自行组织意义的文字符号就会失去兴趣,也就没有耐心去读文字书,失去了深化阅读的动力。

举个例子,如果我们拿一个红苹果,告诉孩子这就是苹果,孩子如果被动接收红苹果,不假思索,照单全收,那么以后看到一个青苹果可能都不知道那也是苹果,因为他对苹果的全部认知就是上次看到的红色果子;

而如果从文字来学习“苹果”,因为文字是抽象的符号,学习者就必须经过想象、思考来认知学习的主题,例如:“苹果是什么形状的?是什么颜色的?”再从这些信息进行推论、整合,逐步在心中构筑“苹果”的概念。这个过程就如同前文对阅读力的定义,是获取信息,进行推论、统整,进而运用抽象思维进行理解的过程。

图画有两种基本的表现方式:

1、是指涉(denotation)

以图像县体描绘出事物;

2、是示意(exemplification)

以图像作为表示意思、暗示意图的媒介,形成意象,表达思想、情绪、抽象概念等内容。绘本是视觉艺术的呈现,也是图书,具有传递信息、表达思想的目的,因此,一本优秀的绘本通常不只有外在辨识事物的指涉功能,更常运用图像作为示意的途径,将图像转化为意象的表征,以传递意义。

举例来说,上文的苹果在绘本中可能不只是苹果的表象描述,而是作为传递某种意义的媒介:如果苹果放在医生或牛顿旁边,那就不只是苹果,而成了健康或地心引力的象征。

因此,阅读绘本不应只是局限于有趣的图像,而应当通过绘本的示意功能,通过对图像的感知,让阅读由外在的表象浏览发展成为内在想象与思考的心智活动,将具体的图像转化为抽象的思维,这样,就能从情节中领悟到主旨与意义。如果可以发展这样由外而内的阅读历程,那么对于抽象的文字符号就更能理解与掌握,也就能顺利发展出深度阅读的关键能力,启动阅读续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