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随着我园规模的不断扩大,补充了一大批年轻的幼儿教师。尽管她们充满了青春的朝气和对工作的满腔热情,但经验的不足和教育教学方法的缺乏,会阻碍她们的成长,同时,也会影响到整个幼儿园的发展。

教研活动是教学工作的先导,是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关键所在,也是提高教师反思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首先从抓教研活动入手,让老师们乐于学习,学以致用,善于反思,内化成长。

一、形成层次化管理,做一个“聪明”的管理者和组织者

我园有一支完善的层次化管理队伍,由园长、副园长、级段保教主任、学科组长、教师组成。园长和副园长在管理过程中注重发挥保教主任和学科组长的作用。因为她们直接参与一线的课堂教育教学,学科组长把每节课分别分给每位教师,教研活动时,教师现场上课,首先向大家说出本节课的目标和重难点。上课时,“小朋友” 可以提问,也可以回答出不正确的答案。老师要灵活处理各种状况。这就给了老师备课时,既要备教材,也要备孩子的要求。课后,教师要自评,然后是开放式互评,最后是保教主任和学科组长点评。其余老师教扮演小朋友聆听。从“第一”课堂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共同商议,最终解决问题。本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基本原则,将研究贯穿于教学活动始终。这样,每位教师在此活动中做到了坚持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领悟。

二、营造宽松的教研氛围,使每位教师轻装上阵

为消除年轻教师紧张和忐忑的心理,每次在教研活动的开场,学科组长会安排一位教师(轮流)组织一个轻松、愉悦的热身放松活动。有音乐游戏,有歌表演,有简单的集体舞等。接下来,整个教研活动是一个平等、合作、欣赏、分享的氛围,教师们为了尽情展现自己的个性和才能,都会积极的去准备,从目标的制订、重难点的处理技巧、教具的制作、寻找恰当的视频音像资料、图片等等,每次成功的教研活动都能使教师们从心理上获得成就感,激发教师们对教研活动的兴趣。

三、搭建舞台,转变观念

教师的积极情感与需要是幼儿园教研的灵魂。幼儿园给每位教师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她们在这个舞台上,尽情展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老师们从给大家讲课、说课、课后反思,整个过程中的每一个亮点都会得到领导、同事的肯定和欣赏,从而树立起自信心。她们会欣喜的感到“我不错”“我下次可以做得更好”……通过大家开放式的讨论分享,集体性的反思,帮助教师在实现“个体经验、横向流动”的过程中,同时,寻找自身的教育经验与相关的教育理论的联系,提练出属于自己的教育行为理论,实现专业化角度上“纵向流动”,也就是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因此,每一次教研活动都是教师们成长的营养素。谁都不愿意落下一次,就怕自己落队了。这就是教师们观念上的一个巨大转变,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四、注重个体互动,提高教研实效

教研活动的成效表现在教育教学活动的运用上。我园的园长和副园长,每天会不定时出现在某级段、某班,静静的坐下来,听老师们的随堂课。对成功的课堂教学,会及时的加以肯定和鼓励,激励教师们再接再厉,对有待于提升的课,她们会耐心的和任课教师进行面对面沟通、分析、指导。然后,组织大家共同来观摩、分享经过指导后的课程,使每一位教师在自己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园领导除了深入教育现场,同时还通过观察教师的教育实践、教育笔记、课后反思,走进教师的心灵,发现教师的需要,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教研活动实效。

五、注重观摩学习,拓展教研思路

为了使大家掌握全新的教育教学新动态,拓宽教师的视野,每月会组织安排教师进行优质课视频观摩,或亲临现场观摩。我们也会把我园园本优质课展示给大家,让课程的原创人为大家讲解环节设计技巧,让老师们在听课的时候,带着问题听,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做课老师要这样设计?为什么要设置这个问题?如果是我,我会怎样做?要思考着去学、去听,从优秀的课堂活动中受到启发。从而了解自身的不足与发展方向,把所学课程中的技巧性、趣味性、社会性、拓展性,迁移运用到我们的教学中去,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让老师们学以致用,敢于新课程创新、突破,对课堂中遇到的难点不能轻易放弃,可以再思索好的办法,或找人请教,一追到底,最终组织出适合自己班孩子的活动设计,让老师们逐渐向学习型、思考型、专业型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