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能生巧》是根据北宋欧阳修《卖油翁》改编的。

教学本文时我让学生在整体感知中用自然段归并法把全文整理成“百步穿杨”、“滴油穿孔”两大部分,然后悬念推进,设计问题:既然课文中写到百步穿杨的武士与滴油穿孔的老翁,当时在命题时欧阳修为什么命题为《卖油翁》,而不是《射箭武士》呢?

从而让学生到文中去寻找答案,与文本进行亲密接触。

1.自演自悟。

自读“百步穿杨”这部分,让学生自读自演,体味武士的高超箭技,可以说是出神入化,百发百中!首先让学生来先演一演那恃才自傲的武士,表演中学生马上会投入到角色中去,从而感受到周围围观的群众对技高一筹的武士的赞赏,喝彩。以势利导引出——人们在喝彩声中议论纷纷,如果你是观众,你会议论什么?

学生自由发挥,就在这赞美中,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声音刺激了这位不可一世的武士。引出卖油翁,让学生说说对卖油翁的最初印象。从不同的角度展示对卖油翁形象的理解和把握!这样一个极具个性的人物形象就在这样的反差中显明起来,老翁给人们留下了“平和、谦卑”的印象!

2.操作体验。

做一做卖油翁注油入孔,滴油不沾这个实验让生体会到这项动作的高难度而卖油翁能做到“滴油不沾”,简直令人不可思议,从而让人感受到老翁技高一筹身怀绝技却藏而不露,与武士的恃才自傲形成一种强烈的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