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教育和小学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 [1]研究幼小衔接问题,做好衔接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它迫切需要在综合的教育和心理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实践,探讨幼小衔接的基本规律,提升幼小衔接的成效,真正促进儿童的适宜性教育和素质教育。

一、 幼小衔接的内涵及意义

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和小学两个相邻教育阶段之间在教育上的互相连接。此时恰好是结束幼儿园生活,开始接受正规小学教育的初期,也是幼儿心理发展的一个转折期。“幼小衔接”实质指的就是儿童连续的、不断发展的社会性、心理、身体发展上的衔接。

做好幼小衔接,其目的就是让幼儿在入小学前接受一至两年的预备教育,提高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掌握一部分知识和技能,减少幼小衔接的坡度,从而减轻他们入小学的负担。在新课程背景下,幼小衔接对于研究幼儿园与小学在教育理念、教育行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育评价等方面的不同;以及如何创设适宜的环境让儿童积极地学习,如何培养幼儿情感和态度、掌握使用工具的能力、社会适应性和学习适应性,如何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拥有良好的心理准备、适宜的知识准备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幼小衔接的理论基础

(一)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差异

1、从办学性质上看,幼儿园的教育性质是非义务教育,没有统一的教材,没有成套的考核条例,办学与教学随意性较强;而小学是义务教育,有严格的教育要求,学校对学生学习成绩要进行考试、检查。

2、从教学内容上看,幼儿园所学的内容是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浅显知识,这些知识对发展幼儿本身及以后的正规学习有很大帮助。小学的教育内容是以符号为媒介的学科知识,其抽象水平相对较高,这种学习内容只有当学习者的思维具有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时才能理解和接受。

3、从教学方法上看,幼儿园教师多采用归纳法,即让幼儿看到许多有关的现象,让幼儿开动脑筋,自己去归纳,发现其中的规律;小学教师则多采用演绎法,即教师教学生一些规律性的知识,然后用例题来证明此规律是正确的,这一过程与幼儿阶段的学习过程正好相反。

(二)幼儿园与小学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学习特点

幼儿园学生是进入幼儿期的3—6岁儿童,主要依靠具体形象的支持来认识外界事物,还不能很好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幼儿的认知活动带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和不随意性,同时,抽象概括性和随意性也开始发展。此时的儿童逐渐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与探索的欲望,也初步产生了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愿望。我国心理学家朱智贤指出,进入小学的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2]小学生入学后,教学以及各种日益复杂的新的实践活动向他们提出了多种多样的新要求,促使他们的思维水平开始从以具体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以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

三、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存在的问题

1、办学宗旨

我国幼儿教育的目标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然而,现实中,有许多幼儿园却为一己私利,办违规的学前班,使幼儿教育严重小学化。此外,许多幼儿园夸大了幼小衔接这一幼儿教育工作,甚至把它作为了幼儿园教育的主要职能,并以小学规范化纪律管理的模式来管理幼儿课堂。

小学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正规的学校教育,主导活动是课堂的学习,教育教学活动形式较为单一,学生主要任务是学习和良好习惯的养成。然而,大多数小学对一年级刚入学的小学生过分地重视智力因素的培养,追求成绩,而忽视了他们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这一阶段的特殊情况。在进行幼小衔接这一工作中,小学主动的衔接工作做得不够。

2、师资力量

(1)师资力量缺乏

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对彼此的教学大纲、教学活动、工作方法等不了解。此外,我国学前教育的师资力量总的来说还是比较薄弱,大多数学历水平高、专业知识扎实的教师都不愿在幼儿园从教。

(2)教育观念偏差

许多幼儿园教师的“小学化”教育观念严重,教学以“读、写、算”为主,忽视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忽视调动儿童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忽视室外游戏、体育活动等。而某些小学教师认为幼小衔接是幼儿园的事,与小学无关。这些教师对幼小衔接并没有一个客观而清醒的认识,而且没有将这一工作视为影响其教育活动的重要因素。

(3)性别结构失衡

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研究表明,幼儿园教师单一由女性担任,对幼儿的心理健康不利。现实是,在我国大多数幼儿园和小学中,女性教师成了幼儿园及小学教师队伍中的主要力量。这样的教师性别结构势必会影响到儿童的心理发展。

3、课程内容缺失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教育的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也可作其他不同的划分。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3]然而,有些幼儿园严重忽略这一指导纲要,其课程内容也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在体、智、德、美四育中,重视“智”的衔接,忽视体、德、美的衔接,特别是忽视社会适应能力的衔接。在智育中,重视知识,特别是数学、语文知识的衔接,忽视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的衔接和生活经验的积累。这将会违背教学规律,摧残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4、幼儿适应困难

有些孩子难以适应小学的学习方式。幼儿园和小学对孩子的要求有着很大不同,刚开始上学,有的孩子会感到身心疲惫,容易陷入注意力不集中状态,产生厌学情绪。

有些孩子学习没后劲。入学初感觉学习很轻松,时间长些就会出现上课不专心、做作业不认真等现象,形成不良的学习态度和习惯;随着学习内容的加深,难度的增加,“储备知识”用完了,又缺乏认真学习的习惯,这时就出现了适应困难。[4]同时,还出现了幼小衔接中许多问题,比如:做事磨蹭,比较娇气,不会听讲,不会和同学交流,不会和老师相处等等。

5、家长观念陈旧

家长是孩子第一任教师,也是终身教师。然而,家长中有不少观念还比较陈旧。他们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积累轻身心发展,揠苗助长,压抑天性,教育观念都有很多偏差。很多家长重视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忽视幼儿的全面发展,重视短期成效而忽视幼儿的终身发展。这些家长给幼儿园、小学的教学活动造成无形的压力,幼小衔接难以顺利进行,有的甚至形成了阻力。

6、幼小衔接不紧

幼儿园与小学两方的沟通与交流不够。幼儿园把幼小衔接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积极开展幼儿入学前的准备工作,而小学却被动等待幼儿园靠上来,形成衔接上的 “一边倒”。有的幼儿园与小学都积极开展衔接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衔接活动,但在实际研讨过程中,由于理念差异而产生分歧,双方相持不下。这些都明显有悖于孩子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不利于幼小衔接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1、教师方面

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教师对衔接教育认识的偏差;教师对课程和课程目标理解的局限性;教师对课程内容选择的狭隘性;课程实施和管理的单一性。同时,由于幼儿教师没有经过小学教育的专门训练,对小学教学要求不甚了解,所教知识和技能有时不够规范,使儿童养成不正确的习惯,如书写汉字的笔顺错误、读拼音不能“直呼”等,致使儿童刚入学就面临首先纠正错误的问题,阻碍了儿童应有的发展。

2、幼儿方面

现在的幼儿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一般都受到长辈的宠爱,因而自理能力比较弱;在幼儿园,教师重游戏,幼儿比较自由、轻松、愉快,在做中学、玩中学。而上小学后,必须严格遵守上课纪律,每节课的时间相对变长,教师面对四五十个儿童,自由讨论和研究的机会相对较少,从而导致儿童学习适应性困难。

3、家长方面

家长教育理念的落后影响幼小衔接。许多家长重视儿童知识积累,而不注意

儿童兴趣开发和能力的培养。他们认为入学前应该让幼儿学会读和写,学会做数学题。他们关注的是孩子在幼儿园是否学会了写字、拼音还是算术,关心的是自己的孩子是否聪明,学习过程中注意力是否集中,能不能大胆回答问题,致使幼儿在入学后出现种种不适应问题。

4、幼儿园方面

幼儿教育严重小学化,在德、智、体、美四育中,重视“智”的衔接,忽视德、体、美的衔接,特别是忽视社会适应能力的衔接。在智育中,重视知识,特别是数学、语文知识的衔接,忽视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的衔接和生活经验的积累。许多幼儿园和小学学前班甚至提早使用小学的教材,照小学的样子排出课程表,形成幼儿教育的“小学化”。这非但不能提高儿童入学的适应能力,而且造成了种种弊端:儿童刚入学时,确实感到轻松,自以为教师教的知识都学过了,已经会了,就不认真听课,从而养成不专心的不良习惯。当知识“储备”用完时,以往的知识优势没有了,又缺乏主动获得知识的能力,缺乏认真学习的习惯,这时就会出现适应困难、学习“没后劲”等问题。

5、小学方面

缺乏与幼儿园的交流与沟通,造成幼儿园和小学在教育方法和学习方法上的脱节。目前大部分的研究都是从幼儿园出发,讨论幼儿园如何做好进入小学的准备,而没有从小学教育方面分析,强调小学教师如何改变观念,改进方法,指导初入学的儿童进行轻松有效的学习。实际上一年级教师的课时数多,教学任务繁重,同时教师们又要狠抓一系列的常规训练,所以教师与儿童的交往主要在课堂上,师生个别接触的时间很少,对学生生活的关心也较少。再加上有些教师忽略了学生的成功心理需求,评价标准较严格,评价形式又不够丰富,随着教师“鼓励性”话语的减少和关注程度的下降,学生学习热情也随之下降。

四、解决我国幼小衔接问题的对策

(一)遵循规律,组织教学

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改进课堂教学方法。这是解决幼儿园和小学衔接问题的重要途径。儿童的发展既是阶段性的,又是连续性的。[5]但是发展的连续性规律又决定了在衔接时期幼小两阶段的特点同时并存,幼儿阶段的特点逐渐减弱。为适应儿童在衔接时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幼儿园和小学都要创设适合儿童发展的教育。

(二)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要具有良好的自身形象和良好的道德行为,热爱和关心幼儿,要不断提高业务能力,要有善于观察、分析和指导幼儿的能力,会用各种灵活多样的教育手段和方法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所以,幼儿园及小学都应该多方采取措施,对教师队伍进行培训,认真学习和研究幼小衔接的意义和标准,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把培养幼儿学习兴趣、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新意识、竞争意识、良好的学习习惯、百折不挠的品格、正确的社会交往能力作为长期目标,切实做好衔接工作。

(三)搞好课程衔接

要搞好幼小课程衔接,必须从课程的目标、内容、组织、实施及评价等五方面入手,形成一个合理的课程衔接方式。一是课程目标小步子化。应将两个阶段的课程目标联系起来考虑,根据儿童的发展水平,以小步子化的发展方式逐步实现课程衔接,体现层次性和弹性化,让儿童逐渐适应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二是课程内容生活化。应将儿童的生活经验作为课程内容,体现儿童所在的家庭、学校、社区文化,富有教育意义的内容。三是课程组织统整化。幼小衔接时期儿童心理发展的整体性特质与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坡度”决定了幼小衔接中课程组织应统整化。它既包括对课程目标和儿童学习经验的横向组织,即认知、技能、情意的统整和各领域(学科)的统整,又包括对具体某领域(学科)在两个教育阶段其课程内容的纵向组织。四是课程实施活动化。应综合运用观察、操作、表述、游戏、小组讨论、户外活动等多种活泼生动的活动(教学)形式,调动儿童的多种感官,在活动中引起儿童内部心理活动,使儿童通过亲身经历、实际操作与活动,获得认知、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五是课程评价多元化。应以儿童的全面发展和持续发展为导向,多维度多视角关注幼小衔接时期儿童在学习活动中的主动建构,评价的主体、内容、标准、机制、方式等方面都应体现出多元化的概念。[6]

(四)幼儿自身的准备

1、生理准备

进入小学后,儿童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都将发生新的变化,幼儿由事事依赖父母逐渐过渡到事事独立完成,因此,即将进入小学的幼儿应该具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例如,幼儿应具有良好文明的进餐、睡眠、排泄、盥洗等卫生习惯;能自己整理自己的仪表,注意保持仪表整洁;会动手整理好自己的物品(书包、铅笔盒等);了解身体主要器官及自身生长的需要,掌握自我保健的有关常识和简单方法。能沉着地处理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

2、心理准备

目前,人们关注的主要是大、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而对于幼儿园如何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研究还很少,对于即将离开幼儿园进入小学的幼儿来说,这是他们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他们所适应的以游戏为主要形式的活动改变为学习为主要形式的活动,课后还要预习、复习功课或做作业。因此,幼儿入学前一定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准备。

(1)要有强烈的求知需要。为了帮助幼儿能够顺利渡过幼小衔接时期,大班的各种活动都应以探索为主,教师提供各种材料让幼儿大胆操作,将问题抛给幼儿,发展大班幼儿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有一定的控制能力。能控制冲动,上课不做小动作,坚持完成规定的任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利用游戏培养幼儿的一致性和坚持性控制能力。

(3)应具有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和一定的想象力。

(4)应具备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在社会交往中,儿童会接触到不同的想法和观念,应注意自己和他人的愿望、信念等心理状态,并对这些心理状态进行思考。

(五)重视家长工作

幼小衔接工作中,家长在教育方面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儿童的生活起居习惯都直接受家长行为和态度的影响。儿童进入小学所面临的主要困难是学习适应性困难和社会适应性困难两个方面,克服这两个方面的困难都离不开家长的言传身教。[7]

1、学习适应性能力的培养

(1)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注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无意注意,一种是有意注意。3—6岁的孩子,无意注意占优势地位。而要完成学校的学习活动,靠的大多是有意注意。有意注意是有目的的,需要意志控制的注意。因而,对年幼的孩子来说,如果不加以指引和训练,不提出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必须完成的任务,无意注意是很难转变为有意注意的。因此,在入学以前,应该帮助孩子发展有意注意,使孩子逐步学会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开始采用游戏形式比较好。

(2)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

孩子的思考能力是与生俱来的,是孩子养成自由探究习惯、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的源泉。新课标要求培养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倡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所以,做为家长,有必要对孩子的问题适当地卖一下关子,让孩子自己去想,这样会比大人搜肠刮肚满足其好奇心来得更有效果。

(3)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

阅读能使孩子接触并掌握大量词汇,提高其分析能力。家长帮助孩子阅读的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每天在家里坚持念故事给孩子听,也可为孩子准备一些图文并茂、有意义、有童趣的图书,增加孩子的阅读机会,使孩子能够随意地挑选并阅读自己喜欢的图书,这是增进孩子学习兴趣、促进知识吸收的良好途径。

(4)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

倾听的习惯和能力是衡量孩子学习能力的标准之一。许多作文优异的小学生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倾听习惯。倾听是一种很自然的接受方式,孩子对听故事、听儿歌总有极大的兴趣。要让幼儿经常听录音机、听广播等。听得多,势必积累得多,在表达时就会有丰富的素材和较强的组织能力。

(5)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效率、保证学习质量的关键。父母在孩子学习之前应正确地引导其集中注意力,独立完成作业。作业完成后要学会自己检查,千万不要代替孩子检查作业。当孩子不断进步时,家长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当孩子达不到要求时,家长也不要急于求成,而应不断提醒、耐心指导孩子。这样,孩子的学习兴趣才能不断得到提高,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逐步养成。

2、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社会适应能力主要表现在规则意识与遵守规则的任务意识、独立意识以及人际交往能力四个方面。

(1) 规则意识

上小学的孩子,需要树立规则和安全意识。平时带孩子出去玩,要率先树立榜样,并提醒孩子遵守各种规则。如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上下楼梯要靠右行,玩运动器械要轮流等,帮助孩子养成遵守规则的好习惯,提高孩子遵守规则的能力。这将为孩子良好品质的形成起重要作用。

(2) 任务意识和独立意识

小学的教育模式与幼儿园相比发生了质的改变,更多的事情要求孩子自己来完成,所以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责任感。家长可以让孩子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工作,如:整理图书、玩具、收拾书包和生活用品等,以培养孩子的任务意识和独立意识,使他们从中独享成功快乐的体验。

(3) 交往能力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活动范围的扩大,应让他们在与周围人的交往过程中,了解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多给孩子提供与小朋友交往的机会,帮助他们组织语言,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六)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在幼小衔接的工作中,注重幼儿园与小学的双方配合与协作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

1、幼儿园方面

(1)要改变教学内容

从学前期向学龄期过渡时,儿童身心发生了一定的质变,主要体现在社会性发展与抽象逻辑思维的心理品质上,任何过高或过低的要求都会引起衔接过程中的不适应。[8]所以,在数学方面,应减少组成、加减运算的教学时间,增加编、解口头应用题和思维训练活动的时间;读写方面,应减少复述方面的内容,加大语言理解、讲述的内容,增加早期阅读及书写准备内容;在社会适应性方面,应增加“任务”方面的内容,强调对儿童主动性、独立性、规则意识的培养。

(2)要培养良好的习惯

对那些需要潜移默化才能帮助孩子形成的良好态度与习惯,就通过一日活动的各环节来随机实施,如学习习惯、社会适应性等。实施过程中,应改进幼儿园传统的做法,如上课的组织过程中应严格控制集体教学活动时间,尽量增加幼儿自己动手的操作时间;活动的设计、组织要满足不同儿童的发展需要;所提供的材料要具有操作性、可变性、层次性。

(3)要加强与小学的联系

在幼儿园应注重开展丰富的活动,营造园

 >> 父母要做好幼小衔接 应从哪几方面入手

 >> 在幼小衔接的问题上 父母常犯哪些错误

 >> 在幼小衔接关键期内 家长的三大困扰是什么

 >> 幼小衔接中具体有哪些问题需要我们注意

 >> 在幼小衔接上 家长们应当重视和把握什么

 >> 家长要正确理解与处理孩子幼小衔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