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当前教育提得最多,也是当今以及未来世界人才的需要。但令人遗憾的是,创造性是目前孩子普遍欠缺的素质之一,而且在大多数幼儿园对幼儿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相当贫乏,甚至孩子潜在的创造性经常会被无理扼杀。

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指创造性活动中所特有的思维过程,它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看到“高级”两个字,很多人就会以为这与两、三岁的孩子似乎是不可能挂上号。其实,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观点,在幼儿中不乏“异想天开”之才。记得女儿两岁的某天,天正下着大雨,我正要送她回幼儿园,女儿突然问“妈妈,天为什么会下雨?”“你说呢?”“我知道!是不是太阳公公今天没上班?”多么富有创意的回答。其实儿童与成年人的创造性思维、普通人与科学家、发明家、艺术家的创造性思维乃是一脉相通的,在本质上并无两样,只不过是水平上相对存在差异。幼儿求知欲和好奇心很强。表现在,他们总是喜欢问:“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之类的问题。他们也喜欢把一些玩具或家里的用具,甚至一切他们认为不可知,而又想知的东西拆开,想知道“为什么电视机里能装那么多人?” “为什么照相机能照相”……,他们也有很多很多的梦想或幻想“我要变成一个超人,把所有欺负小动物的坏蛋全部消灭掉”。孩子身上所拥有的潜力是不可估量的。既然如此,但为什么创造性仍是目前孩子普遍欠缺的素质,这就与我们的教育存在直接的关系。

首先,成人在教育的过程中忽视了儿童的创造性的存在。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中,有很多制度是牢不可破的。如中、小学面临的升学率、幼儿园的教育也是今年一个“模式”,明年一个“方案”。老师们要按规定的计划完成任务,很少甚至根本没有时间去倾听孩子的理想和幻想。甚至有的幼儿园为了适应市场经济,迎合家长的要求,要幼儿背诵多少首诗歌和能认多少字、会算1—10甚至几位数的数学题。而且还有不少的老师和家长仍以坐好、注意听讲,不能随便走动和不能互相说话的要求作为课堂或学习的模式。这对于一个天生好动,天生就是要运用肢体和感官来发现周围事物的孩子来说,无形中就切断了孩子 “创意”的来源。保罗.托伦斯(Paul Torrance)通过对大量学前儿童、学龄儿童及成人进行的著名的明尼苏达创造性思维测验中得出从5岁—8岁分数稳步递增,9岁时则突然下降,在10— 11岁时分数得以回升,12岁时又再度下降,此后整个青少年期中分数继续稳步提高。为什么会有以上的现象呢?托伦斯解释,这两个年龄适逢美国教育制度中的两个重要转折点,这两个过渡时期紧张而充满压力。结果导致创造力得分暂时下降。不难看出,为什么孩子喜欢音乐、舞蹈、游戏、运动和其他户外自由活动,因为这些活动,孩子们有相对的自由学习的机会,而且更能有自我表现、自我创造的机会,也正是在以上的活动中,我们能发现更多富有创意的儿童作品。

另外,某些教育者注重传统的教育模仿式教育而扼杀了幼儿的创造力。幼儿在理解他所接触的世界时,有其独特的视角,而这正是创造力的表现。然而,由于对创造的理解有误,教育者自己往往忽视幼儿在接受传递过程中的创造成分。更令人费解的是,教育者一方面无视幼儿的创造力,另一方面又为了培养幼儿的创造力设计了各种活动,人为地传递过程与创造过程对立起来。这种认识和实践中偏差导致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为创造而创造,为了创造结果而创造过程,实际上是幼儿在模仿教师的创造。记得有这样一个例子:老师要求回家画一副有关的图画,女儿很认真地画了一副画(图1)看到孩子的画成这样,我就问“这是小白兔吗?小白兔的耳朵为不是竖起来的?”女儿回答说“你没看见吗?太阳太猛了,兔妈妈把耳朵拉下来给小兔当 伞。”没想到,下午回来时女儿告诉我,老师说不合要求,因为“白兔”的样子没有按照老师的范画来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