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了。”

“你觉得这首诗是写什么的?”

“写景呀!”

“假如仅仅是写景,这首诗也就不会成为千古名篇!大家再读一读这首诗,看看他还在写什么?”

学生一下子来了劲,再次认真地读起诗来。

过了一会,一个学生举手发言了(是个女生),她说:“这首诗是不是在写大自然的力量很大?”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从最后一句‘暮去朝来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

“大自然的力量怎么个大法?”

“它都能让东海变成田地,就说明力量很大。”

“可是东海真的就变成田地了吗?你看到了吗?”

“没有。”

“大家看到了吗?”

“没有!”学生齐答。

“老师也没有!只是在神话中仙人麻姑说她自身三次看到了东海变成桑田。不过,虽然没有人看到东海变成桑田,但大浪日复一日的冲刷着沙滩,却让我们相信沧海变桑田是有可能的。”

“这句话是说世间万事万物变化无常的。”这时一个学生突然冒出了一句。当然,我不会相信他真的理解了,应该是看了参考书的解释。于是我反问道:“既然没有人看到沧海变成桑田,怎么能说这句话是在说世间万事万物变化的快呢?”

学生一时语塞,原本是男女生之间的PK,变成了我和学生之间的PK。他们联合起来向我开炮了:

“虽然没有人看到沧海变成桑田,但这完全是有可能的呀!”

“虽然有可能,但也是很不容易的,应该是说明变化的慢吧!?”

“我们说的是世间的万事万物,是其他事,而不是沧海变桑田这件事了。”

“那其他的事情和沧海变桑田有什么关系啊?”

学生又哑火了。我知道不能再争论下去了,假如再争论下去就成了钻牛角尖了,该收场了。我说:“同学们,其实你们说的很对,这句话就是在告诉我们世间的事情变化很快,但诗人说的非常含蓄,他说,就连浩瀚的东海都有可能变成桑田,又何况其它的万事万物呢?”这时我举了我们班一个学生的例子,我说:“因为对自身的要求有些松懈,就连闫明瑞(我们班一个自身学习非常优秀的小朋友,本次期中考试却退步到了20多名)的学习都退步了,何况其它人呢!”

上一页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