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课上完了,人走出了教室,心却回到了刚才的那堂课,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就像放电影一样一遍遍在脑海里回放。这节课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孩子们表现很能干,剩下的就是我的不足之处了。

《孔子》这节课我设计的教学思路是:

一、导入:以“子”的不同读音蕴含的不同意义引出“子”在古代是对老师,对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的一种尊称,从而引出课题“孔子”。

二、初读课文,把握文中难懂的词语、句子,分段朗读课文。

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中写了哪些有关孔子的故事。

四、学习第1、2自然段,回答孔子为什么被称为“万世帝王师”。

五、学习本课要求会写的几个重点生字。

在导入这一环节,我做得不够好的地方是没有点评到位。第一个学生读课件出示的一组带“子”的词语时就读对了,我当时没有抓住这一点问她是如何读准的,有什么体会,这些词的“子”有什么不同。处理得不好,所以使导入显得不够干净利落,也没有很好地激励这些表现好的孩子。

在疏通课文,解决本课难读的词语和句子这个环节,算是最失败的。用别的老师的话讲就是很啰嗦。这些词读一遍对了就过了,不应该在此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浪费在这里,所以导致后面本课的教学重点“默读课文,疏通脉络”这一环节时间不够,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讨论的时间不充足,从而凸显不出本堂课的教学重点。学习课文1、2自然段,思考孔子为什么被称为“万代帝王师”也是一笔带过,没有突出,给人的感觉就等于没有学习这部分内容。

学习生字时,方法过于单一,学生等于只是机械地记忆该字怎么写,并没有理解记忆。这种学习是很没有效果的。

很多老师都说我们班的孩子很能干,这点我也深有体会,除了个别平时有不良行为表现的学生外。没有很好地激励他们,表扬他们做得好的地方,我非常内疚,这也是我今后一定要改进的地方,多看看他们身上闪光的优点,多表扬他们好的一面,而不是只着急他们不足的地方。

这节课留给我感受较深的还有一点,那就是准备阶段。为了上好这节课,师傅余老师给了我很多的帮助,从设计教学思路,到修改教案,删改课件,她都给我了很多的指导,没有这些指导,我会走更多的弯路。一个人摸索,不如有个引路人,在此特别感谢师傅。这些指导中,印象最深的就是删改课件。教学思路设计好后,我就“精心”地设计我的教学课件,准备了相当充分的内容,我以为这样的准备是好的,结果师傅一看课件,不行,删。于是就快刀斩乱麻地删改课件内容,她说你的课件一定要简练,背景要干净,10多张PPT删改成最后的4张。她还说你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这样一改,课件、教案清晰简练多了,特别是课件,想来,清晰简练的教案对一堂课是那么的重要。

虽然这节课有很多的不足,但收获也很多,我相信这点很重要,一个人的成长难免遇到坎坷,关键是不放弃,虚心学习,努力做到更好,和过去的自己相比,有进步,有收获,就不致于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