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加减法和整数的加减法在算理上是相同的。对于小数加减法学生已经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本节课就利用学生这样的感觉,通过解决问题的导入,将新授内容转变成数学探究的活动,希望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完成活动一的过程中,感知整数的运算定律可能在小数的加减法中也适用。然后通过一个验证的活动二,让学生自己证明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在学生经过了这两个活动后让孩子根据数据特点正确应用加减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让学生在学习中经历“猜想——验证——应用”的数学活动过程。

先安排一个对整数的加减法做出一个复习,出了8道简算题,但类型有重复,就因为在这个环节,所花的时间较长导致后来的教学环节比较紧,这是需要改善的地方,可以减少题量,做到每种类型有1题即可。例如:

48+25+52+175  120-75-25

85-(15+64)  235-187+65

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回忆加减法的简便计算方法,也能有效的节约时间。

我高估了学生的能力,低估了例4的难度,没有让学生先阅读题目,弄清题意再来做练习。在开始2分钟后还有部分学生没有动笔,我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我找了几个成绩不错的学生询问,都反映同一个问题,学生对于题意不清楚,尤其是问题:他们参加4×50米接力赛,可能的总成绩是多少呢?对于总成绩学生以为是将成绩乘上4,或者是全部的和乘4都有。我对学生喊停,让学生读题,解析题中句子和问题的含义再来完成。这是本节课处理失误之处。接下来就是按照活动一让学生进行活动。

活动一:感知规律

1. 请用多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2. 在你所用的方法中,你喜欢用哪种方法,为什么?与桌交流你的想法。

学生能够根据活动的问题自主进行探究,在探究和交流的过程中保持足够的专注和热情。由于这种模式是新的尝试,学生对于汇报的流程、意见的补充、质疑等环节的不熟悉,所用的时间比预期的长,不过学生的汇报很有想法和亮点,基本上能说到点子上,尤其是意见的补充非常的踊跃,不过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在小结阶段代替了学生进行了小结。事后想想,学生其实是可以自行小结的,不过为了完成课堂的流程才被我中断,本身这就是实验课,对于能上多少不能强求,重点是培养学生敢说,能说的意识和习惯,本来学生快进入角色但自己由于旧思维的发作,让学生失去了表现的舞台,这是值得我深思的地方。在后来的活动二验证的环节中也出现了相同的问题。

总体上说本节课学生的表现不错,作为教师的我有许多的不足,这些不足的改进,将会使课堂逐渐的完美。希望能将这样的改革进行到底,最终使课堂成为学生的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