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要把对“生成”思考过程中的一些真实的想法和困惑与大家说说,“抛砖引玉”,以引发更多、更深的思考和把握。

我取了个题目:《“生成”:想说爱你不容易》。有老师会问:你为什么那么说?

一、在朦 胧 中 走 近

【引子】走近“生成”还得从一个案例说起:02年初,咱们学校有一位语文老师写了一个教育故事——题目的:《雪,是一个精灵》,是说,一堂语文课上,孩子们正在津津有味在阅读《神笔马良》的故事,突然窗外飘起了雪花,纷纷扬扬地下起来,孩子们已无心上课,这时老师改变了教学策略,放弃了马良,而让学生去赏雪、玩雪以及写雪。当我无意间读到这个案例的时候,朦胧中觉得这好像就是所谓的“生成”,(因为与我原来的设计不一样了)不久,我与他合作写下了第一篇有关“生成”的文章——《不曾预约有精彩》(发表在《论坛》03年第8期)

【理解】于是,我有了对“生成”的首次理解:“生成” 不曾预约,突如其来。

表现在实践上:看课时特别关注有没有突如其来的内容和由此而引发的精彩;作课时也总是期待精彩的降临。但一段时间后,尤其是读了类似于《江雪》教学中:“老翁为什么那么冷的天还要去江中钓鱼?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吃的、卖的、将冰凿破可以钓到鱼)和《狐狸和乌鸦》中,学生说狐狸聪明而教师大加赞赏的案例后,总觉得不对劲,由此而带来困惑:

【困惑】

1、 “生成”就是这样的“生成”吗?是不是少有“生成”的课就意味着失败呢?

2、生成”能与文本的价值取向与不顾吗?

我在困惑中反思——

二、在困 惑 中 反 思

【引子】这一次,我找了大量的案例资料阅读,从“现状分析”入手,进行“理性思考”,构建“实践策略”,写下我对生成理解的第二篇文章《反思生成:让课堂充满智慧的灵光》

【理解】于是,我有了对生成的第二次理解:(我觉得)“生成”是预设的生成

表面在实践上是在教学设计时,为“生成”留有足够的空间。

【困惑】可老师们,当我们为“生成”留下了足够空间,预想中或意想不到的“生成”产生时,我们怎么样做才能保证“生成”的质量呢?

我在反思中琢磨着——

三、在反 思 中 深 入

【引子】这一阶段,可以说我对“生成”有了一个比较理性的认识。对于生成是“预设”中的,还是意料之外的;是浅显的还是深刻的我都不在乎,但从生成的“有效性”角度我进行了较深入的思考。连续写下了三篇文章:

1、《有效生成:富有灵性的一种召唤》

2、《生成的真义:价值引导下的自主构建》

3、《生成发展:让教学涌动生命的灵性》

【理解】这样,我有了对生成的第三次理解:(我觉得)

1、“生成”以发展语文素养为依归 2、“生成”:是价值引导下的自主构建

滚动出示二段文字:

“生成”以发展语文素养为依归

我们不妨这样设问:生成的究竟是什么?引导生成最终以达到什么为根本目的?从语文课程的特点看,生成的不外于工具与人文两个方面.当生成产生时,我们首先应该关注的是鲜活灵动的语言.事实上,人文性一直就寓于工具性之中,抓住了工具性也就有了感悟人文性的物质基础,就等于抓住了人文性。语文就是语文,只不过较多地体现一些人文精神而已,人文绝非语文一科能够独当其任。

“生成”:价值引导下的自主构建

“生成”并不是没有导向的自由生成,而是有方向、有目标的价值引导下的自主建构。它体现着教学的目的和方向;体现着教师对学生的唤醒和尊重;体现着师生视界的融合和内心的敞亮。

【困惑】但老师们有没有想过,“价值引导下的自主构建”,这个“价值”还是一个很模糊的说法,这种价值引导以什么为标准呢? “语文素养”更是包罗万象。有老师会问,这都不是很空的吗?我也带着同样的问题在思考:

生成的路在何方?——

四、在深 入 中 突 破

【引子】文章做到这里,也一度使我迷茫,“生成”不就是追求个有效吗?我都写了它有效了,还有什么可说的?然而,深入中的思考往往是最快乐的,也是最有魅力的。我常这样问自已:何为“生成”?“生成”干什么?“生成”真的不曾预约吗?

【理解】后来我想明白了——“不曾预约的精彩”是蒙人的。更多的生成是预约产生的。我似乎一下子茅塞顿开,柳暗花明。我要告诉大家: “生成:是一种充分预约的精彩”。大凡特级教师,他们的课堂很精彩,从于永正到支玉恒、从勒家彦到窦桂梅、王崧舟、孙建锋等等,难道这些精彩的课堂生成都不曾预设吗?非也。他们的课堂哪一堂都不是充分预约的结果呢?

于是我以王崧舟老师的《圆明园的毁灭》为例,写下了我的又一篇作文:《生成:一种充分预约的精彩》,文章很快得到了有关杂志社的反应,《辽宁教育》在3月刊上全文刊登。《小学青年教师》、《小学教学参考》在5、6月也将相际采用。

那么如何理解这种“充分预约”?(看王松舟老师《圆明园的毁灭》中的一个小片断)

师:同学们,你们读到、看到的一切早已不复存在,早已化为灰烬、烟消云散了。请你再自由快速地默读课文,想一想:对咱们的园明园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生:谁设计的?这么大的一个园明园要造多少年呀?

生:英法联军为什么要如此破坏?怎么没有一点同情心呢?

生:老师,强盗来了,我们的政府在干什么?我们的军队在干什么?都到哪里去了呢?

师:好,我搜集了一份资料,读了以后,你能明白一部分心中的疑惑,我相信你也一定会被它深深地震憾。

师:读完这则短短的材料,你的心震憾了吗?你震憾了吗?是什么让你震憾?

生:我被园明园的大震憾了。640个足球场,这是多么巨大的园林呀!

生:园内藏着不计其数的珍宝,每一样都价值连城。我被这个震憾了。

评:对咱们的园明园你还想知道些什么?”王老师这一质疑,断然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个性化的疑惑由此生成。这些生成(无论学生有什么疑惑)都是教师课前充分料想的,不然怎么会有资料——《圆明园之最》的恰到好处的拓展延伸呢?何况这补充的《园明园之最》本身就是充分预设后的补充(对教材的超越)。

当然,课在展开中的一切,尤其是一些具体而微的细节,不是都能预约到的。但由于教师的弹性设计已经为这些“可能”和“不确定”的发生留下了足够的时空,教师已经有足够的思想和智慧的准备,当这些“可能”和“不确定性”发生时,老师就不会惊慌失措,乱了方寸,他依然能够引导学生创造出精彩来,但归根结底,这种精彩仍是预约的。

如果一味强调生成 “无法预约”,它就会变得不可捉摸,虚无飘缈,也将会对教师产生误导,盲目追求生成,忽视教育的价值引导。所以,一句话,生成是一种充分预约的精彩。

【困惑】虽说更多的“生成”是可以“充分预约”的,但这“充分预约” 为的是什么呢?仅仅是为了生成的产生吗?

我觉得不仅是为了“生成”的产生,更重要的是在寻求一种与生成的平衡。这个平衡焦点就是教学目标(预设与生成的目标)。

于是,我写下了“生成”的又一篇文章:《平衡:生成性课堂的突围》

【课堂现象】

小学语文第八册《五彩池》教学片断(老课例,新思考)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了一组五彩池的图片,结合课文的描写,充分体味了五彩池瑰丽的色彩后。有一位学生突然提出了一个问题:“五彩池能游泳吗?”这一质疑“生成”引起了许多学生的议论,执教老师也深感意外……

随后,教师让全班学生进行了一番讨论。

师:你为什么会想到这个问题呢?

生:因为我看见五彩池的水很清、很漂亮,我想在里面游泳一定很舒服。

师:哦,你观察得真仔细。那么,游泳应该具备什么条件?

生:水要清、要干净。

师:对,也就是说要有卫生条件。除此以外你还想到什么呢?

生:爸爸说,不能一个人去游泳。

师:是呀,安全这一点很重要。现在请同学们再仔细读读课文,五彩池到底能不能游泳呢?

生:我认为不能,因为“池底生着许多石笋”,我看见过石笋,长长的、尖尖的,这样的池里游泳就很危险,脚容易被刺破的。

生:五彩池根本不能游泳。文中说大的面积不足一亩,水深不到3米;小的呢,比菜碟大不了多少,水浅得用手指就可以碰到它的底。这样的池怎么能游泳呢?

生:(不少学生都情不自禁地在下面应和)是的!

师:你很会读书,大家同意他的观点吗?

生:同意!

师:(面对提问的学生)现在,你还想去游泳吗?

生:(不好意思地笑笑)不想。

师:还敢吗?

生:(学生用手摸着头,有点难为情地)不敢了。

【缘由聚焦】

初读这个案例,我也颇感新奇,这样的教学亮点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既然萌生了,是有必要好好演绎一番的。可细细一琢磨,问题就出来了:案例中,我们并不否认学生在探究和交流中,弄懂了五彩池不能游泳的原因,通过引导也打消了学生想游泳的念头,不过,那么美的五彩池,学生想游泳也不失是一个真实的想法。然而,事实上如此奇丽的一个自然风景区有人游泳显然不妥,教师也充分意识到这一点的,尝试着通过对话让学生深谙其理。

可教师引导后铭记在学生心中的又是什么呢?

①不是美的向往,而是畏缩而无奈的回避——五彩池连游泳都不能,还有尖尖的石笋、石钟要刺破脚,多可怕!这样的五彩池有什么好的?

②更值得质疑的是教师最后的补问,“你还想游泳吗?”“你还敢吗?”本来通过教学要让学生充分感受五彩池的美丽,并由此而产生赞叹、向往之情,何缘适得其反?

我不禁要问:这是对生成性问题的科学建构吗?此类问题是否都如此讨论,才算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呢?人们在寻找原因的时候常会感到扑朔迷离,其实,教学目标就是这样的一个行为起点,我们在课堂行进中,有必要回到原点去寻求平衡,刷新突破。

可是,那么好的生成产生时,这位老师只想方设法否定这种在他看来几乎是荒谬的想法,心中早已遗忘了教学目标,引导也就找不到一个有效的平衡点,课堂也由此步入迷途。

有没有办法使“五彩池”的引导迷途之返?有想应该是有的——找回目标,寻求平衡。

寻求平衡的三种策略:

一、放大生成 在插问追索中寻求平衡

二、搁置生成 在委婉拒绝中寻求平衡

三、缩小生成 在迂回突破中寻求平衡

生成根据目标导向,既可作放大性处理,也可委婉搁置,还可以作缩小处理。

所谓缩小,就是对生成进行有价值的控制和调整,避轻就重,避虚就实,小处着眼,大处着想,在迂回突破中寻求平衡。

《五彩池》教学,当学生提出“五彩池能游泳吗?”时,

①案例中的老师“追问”作了放大性处理,但由于问题本身与目标相去甚远,加上老师也没能在第一时间找到一个有效的放大点,处理结果不尽人意。——对生成作放大性处理前,首先要直觉把握有没有作放大处理的必要;其次要巧妙设计估测追问的角度和效度。再次不能不讲究引导的力度和深度,使生成的放大处理有理、有效。

②其实,这个问题可以委婉拒绝,搁置生成。(与目标关系不大)

③当然也可以缩小处理,当教师下意识地问学生:“你为什么会想到这个问题?”学生回答“因为五彩池很美。”时,可以巧妙地将重点落到“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五彩池的美?”上,这样一来,将“五彩池能游泳吗?”这个与文本关系不大的问题,缩小成为一个与文本密切关联的感悟点

④那么是不是就这样回避“五彩池能游泳吗?”这个问题呢?不是的。当学生对五彩池的美有了充分感受,并由赞叹而产生向往之情的时候,教师不妨话锋一转,回到这个问题上去。“是呀,这么美的五彩池谁不想去游一游呢?那个比菜碟大不了多少的池当然免了吧,然而面积不足一亩,水深不到3米的那个池倒不妨试试。可是,同学们,那么美的池,那么干净的水,那么亮丽的一个自然风景区,你忍心光着屁股去游泳吗?”我想这样引导的结果,学生会更加喜欢、呵护五彩池,留在心中的不再是无奈的畏惧,而是一种美好的向往。这,是平衡,是一种平衡后的突破,更是一种突破后的升华。

平衡是预设与生成的平衡,它是以目标为支点的平衡。

平衡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智慧,更是一门艺术。

说它是技术,因为它是长期实践积累的外显行为,是熟练了的教学技巧,离开了实践谈平衡,只能是纸上谈兵,画地为牢;

说他是智慧,因为简单重复的实践产生不了智慧,即使有也不能有效地同化和顺应,只有那些积累了教学实践智慧的老师,才能灵动地驾驭平衡;

说它是艺术,因为教学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它总是不断地从遗憾走向遗憾,其间在不断地进行着从平衡走向突破,又从突破走向新的平衡的过程,从而使生成性课堂从突围中走向新的突围。

结束语:(我想把我的几篇文章的题目串联成一段,作为结束语:)

“生成”不会是一种不曾预约精彩,他是一种富有灵性的召唤,更是一种价值引导下的自主构建。表现在实践上,它是一种充分预约的精彩,在充分预约中寻求平衡,酝酿突破;只有我们不断反思生成,我们的教学才能涌动着生命的灵性,我们的课堂才能充满智慧的灵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