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的教研工作,继续全面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紧密配合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切实展开了多方面、多层次的教学研究,在教学、教研、科研诸方面都有良好的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深化课程改革,继续构建园本课程

(1)课程适当留白,内容动态调整。

本学期,全园初步实施新的主题活动课程,为了不断完善新课程,实现园本化,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我们以年级组为单位,每月底定期把教育过程中师生随机生成的、幼儿感兴趣的、富有教育价值的内容予以整理提出,展开集体讨论,适当补充到下一阶段的主题活动课程内容中,让充分预设的并适当留白的主题活动得以及时的调整、合理的构建、动态的完善,使新课程构建更趋科学合理,更为教师认可、更受幼儿欢迎,产生了良好的教育价值效应。

(2)利用资源环境,发挥教师作用。

园本课程的特征之一是地方性,因此充分挖掘现实生活中的、大量可利用资源和环境,把初步形成的白茆山歌文化特色、蔚然成风的情景教育科研特色等融入课程,是本学期继续深入实践并产生良好效应的一项重点。另外,园本课程首先是班本课程,教师作为园本课程的实施者、构建者,发挥教师的积极主动性,在课程构建中以主人翁精神投入参与,是园本课程有效构建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上学期末、本学期初、每个月底,定期组织教师对课程形式、内容展开讨论,听取、吸纳教师的意见建议,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体作用。

二、开展教改实践,切实优化教育质量。

(1)贯彻纲要,开展多种教改实践。本学期,深入贯彻纲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方位的教改实践活动:科学认读评优、园内随堂听课、青年教师园内开放活动、辅导组教研活动、教师专题实践课、青年教师外出借班上课等一系列教改实践活动。这些活动,为教师专业成长、幼儿主体发展提供了锻炼的机会、发展的空间、实践的舞台。

(2)鼓励双赢,切实优化教育质量。在实践中,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自身学习特点,尽可能满足起其各方面发展需要,力求用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标准来评价教育活动中幼儿表现,以发展的眼光看孩子;同时,尊重教师在工作中的主体性、创造性,鼓励教师与幼儿、配班教师、本班保育员乃至家长等所有“教育活动的卷入者”加强有效的互动,形成全方位参与、互动型学习的良好教育情状,从而促进幼儿的主体建构和发展、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提高、质量的整体提升和优化。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