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读古诗,不但能从中了解古代人的生活状况和思想情感,而且还能从中吸取丰富的思想养分和精湛的表达技巧,这对于提高自己的阅读和欣赏诗歌以至创作诗歌的水平,都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阅读古诗,重点不是在“阅”上面,而在“读”上面。这个读,不是一般意义的读,而是满怀情感地高声朗读的“读”。古诗(尤其是其中的抒情诗)适合于吟咏(有节奏地朗读)。一首具有较浓抒情意味的古诗,如果反复吟咏的话,那么,不但能体会到它语言的精美,而且还能感受诗人通过它含蓄地表达出来的细腻的情感,例如,如果反复朗读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鹊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诗,那就仿佛看到了一幅色彩鲜艳的山水画(西下的夕阳随山而尽的情态,黄河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气势),便能体会到诗人通过“更上一层楼”这一句展示出来的奋发向上的豪情壮志。

阅读古诗,除了要把重点放在读上面,尽量做到“熟读成诵”外,还应了解它的写作背景(包括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作者写这首诗时的思想状况等),因为诗人通过诗歌来写自己的志向,来表现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是与他所处的历史时代以及写时自身的生活遭遇和思想情感有着十分密切联系的。例如:南宋诗人陆游生活在灾难深重的时代,淮河以北的半壁河山被金人占领,民族矛盾异常尖锐。他竭力主张抗金,发誓要收复失地。但南宋当局却偏安江南,对力主抗金者排斥打击,致使陆游等爱国志士报国无门,悲愤满腔。我们了解这一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思想情感状况,再读他的《示儿》诗(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便能比较深刻地理解诗人无比的悲愤和急切收复失土的盼望之情了。

就古诗中抒情诗而言,尽管形式多种多样,但概括起来,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大类,其中值得多花气力研究的是间接抒情。间接抒情是通过叙事或写景来表达情感、披露心迹的。请看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首诗,通过描绘旅途中夜泊枫桥时的所见所闻的残月、乌啼、渔火、钟声等景物,抒发了人生劳顿的惆怅(伤感、愁闷),属写景抒情;而唐代诗人杜甫《蜀相》一诗中的“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则是通过概括,叙述诸葛亮一生丰功伟绩,表示诗人对他的崇敬,属叙事抒情。显然,阅读时弄清楚诗人采用何种方法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情世界,对于深入地理解诗歌艺术方面的特点是很有好处。

阅读古诗,除了上面的几点外,还应分析诗中运用了哪些艺术表现手法。古代诗人在诗歌创作中,为了使诗歌新颖、鲜明、生动、形象,除用比(打比方)、兴(托物起兴)手法外,拟人、夸张、对比、对比、对偶、象征、反复、用典(运用典故)等表现手法,也是经常运用的。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用春日的温暖阳光比喻母亲对子女的慈爱;唐代诗人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愁”似乎有长度,可以丈量;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出塞》中的“万里长征人未还”里的 “万里”,显然是运用了夸张的表现手法。阅读时联系诗中的句子分析运用的表现手法,不仅能更清楚地读懂诗的内容,而且同时也能更深切地体会诗人细腻的思想情感,欣赏其中的精妙之处。

阅读古诗时还应注意一下两点:一是不要像读古文那样对诗进行逐字逐句的解释和翻译,因为“诗意”大多是靠多读感受出来的,有些诗句翻译成白话以后,其中的韵味便流失了,便会变成淡而无味的“白开水”。二是最好找一些相同题材、不同诗人写的诗篇,反复吟咏,加以赏析,细心体会它们之间的异同,相互比较,相互映照,这样的阅读,可能对诗的理解会更加深入,能体会到单独阅读某诗所感悟不到的某种独特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