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在强调数学材料是孩子活动的物质基础,强调数学材料与孩子之间的“良好匹配”的理念指导下,教师具体可以采用以下方式:

1、添加材料, 显示要求

这主要针对教师在数学材料提供上的不完整而采取的回应策略,通过补充材料使孩子更好地感受教师的数学教育目标,实现有目的的操作活动。如在《发夹排排队》活动中,教师提供了许多颜色和式样各异的发夹,请孩子有序地夹在布绳上,学习排序。但孩子不知道怎么玩,无规律地全部夹在布绳上。教师发现了这个情况,马上添加了一些按颜色、形状分类好的卡片,让孩子参考,一定程度上让孩子读懂材料蕴含的要求,有目的地发展孩子的排序能力。

2、转变形式, 深化目标

针对同一个教育目标, 在孩子还没有充分掌握相关内容, 但对原有的数学材料有所“疲倦”的情况下,教师须变换形式演绎同一个教育目标,重新激起孩子的兴趣,回到自主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中去。如在《神算子》活动中,两个孩子同时投骰子,根据呈现的数字,谁先计算出得数,谁就在各自的晾衣杆上晒上一条小鱼,以鱼多者为胜。可几天下来,孩子不太喜欢晒鱼。于是教师把 “晒鱼”环节进行了调整,改为“粘粘纸”, 这样孩子依然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

3、弱化游戏, 突出主题

教师在数学材料的投放中,会根据孩子的年龄,开展一些“寓教于乐”活动,使孩子在游戏中学习,或在材料的设置中注重综合能力和动作的发展,有时会出现因为游戏化而弱化数学教育目标的现象。如在《打保龄球》活动中,教师希望通过玩保龄球的方式发展小班孩子的计数能力。教师提供了 10 个可乐瓶、一个小球。结果孩子只专注于把瓶子击倒, 无暇顾及每一次击倒瓶子的数量,这就无法实现教师通过玩保龄球发展计数能力的目标。在观察到这一现象后,教师在引导孩子探索“如何击中更多的保龄球”的前提下,及时地加入了记录纸,用记录纸暗示活动要求( 统计每一次倒地的可乐瓶的数量),调整孩子的活动,实现教育目标。

4、完善规则 自我检验

在设计数学操作材料中,教师们都会注意“留痕”, 从留痕中了解孩子对材料的驾驭能力、操作情况和教育目标的达成度。但这种检验可以蕴含在材料当中, 通过一定的规则使材料有利于孩子自我检验、自我判断。如活动《解密码》要求孩子根据教师提供的系列图片信息获得4 个密码号,输入电脑,才能看到喜欢的动画片。孩子们纷纷应战。可是,在孩子的操作中,大多数孩子会因一个密码的错误而失败,同时又无法确定哪一个出错。重新检验,孩子又缺少了第一次活动的认真度。于是,教师根据孩子的表现完善了规则:获得一个密码号,孩子必须经过两次操作活动,根据不同的图示信息解开同一个密码。这样,第二次的“解密”就成为孩子检验第一次“解密”是否正确的过程。

上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