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师设计活动要尽可能地模拟真实生活中的交际情景,即考虑其真实性。

在教学中,设计一个教学活动或任务,首先要考虑其真实性。因为,语言是镶嵌在真实的情景中的,没有真实的情景,语言就失去了其交际价值。真实的语言材料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还提供真实的目标语文化信息和真实的语言输入,满足学习者建构语言知识的需要。

教师要选好任务的切入点(starting points for tasks):可以从学习者个人生活经历和工作经历切入;可以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也可以从图画、照片、图表、录音、阅读材料以及游戏、模仿、猜测等切入。如让学生听天气预报,获取当天的天气信息,决定要不要带雨伞,穿多少衣服。这体现了学生如何“用所学的语言来做事情”的语言学习特点,可谓实现了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

二、根据学生现有的水平,设计一些可以达到目标或能够凸显成就的任务,增强学生学习语言的自信心。

首先,任务的设计要恰当。所谓恰当指任务适合学生的认识水平、语言水平,使学生有兴趣。而且,好的任务在智力方面和语言方面都具有一些挑战性。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根据学生现有的水平,设计一些可以达到目标或能够凸显成就的任务就显得十分必要。对于信心不足的学生,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相对简单的交际任务,如交换电话号码等。

此外,赞扬和鼓励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在设法交流时,教师不应过多地纠正学生的错误,打击他们的自信心,降低他们的学习动机。如我在上课时,有学生在对话时出现了 “I went from Foshan to Beijing.”时,我没有即时打断学生的交谈,而是在过后评论的时候纠正 “He went to Beijing from Foshan.”在指出学生的错误的同时,也要给予一定的赞扬。得到支持和鼓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提高,学习动力才会得到加强。

三、创设各种合作学习活动,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

语言学习是否能够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课堂上能否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互动机会。与同伴的社会互动是儿童身心发展和社会化赖以实现的基本关系。从学习动机来看,学习是满足个体需要的过程。只有满足学生对归属感和影响力的需要,他们才会愿意学得更好。成员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共同探讨,彼此争论,既充满温情和友爱,又充满互助与竞赛。同学之间通过互帮互助而满足自己影响别人的需要,同时,又通过互相关心而满足了归属的需要,在这种主动体验的过程中丰富感知、强化情感。在小组中,每个人都有大量的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倾听他人的意见,使学生有机会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技能,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采取互动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反馈,是一种被动的接受式学习,与真实的互动相差很远,教学效果比较差。而班内配对、小组互动、班际互动等立体式、全方位的互动能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使用语言的机会,这是传统教学无法媲美的。学生在课上不再是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真实、有趣、有意义的任务有利于激励学生主动参与,表现出主体性。在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合作中,学习者尝到新东西,扩大其认知结构,获取新知识。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很多困难都阻碍着任务的实施。比如有些同学基础差,词汇量少,害怕同学取笑,不敢开口说英语,不愿意参与到活动中来。还有些班级规模较大,教师既要兼顾教学进度,也要让全班五、六十个同学在一节课内有机会参与确实不易。针对以上的种种困难,我认为可以尝试一下以下的一些做法:

1.每节课利用课前的 5 分钟,安排一个学生上台练习口语。可以是介绍一样物品,可以是讲一个小故事,也可以讲一些学生熟悉的话题,如学习生活,家庭生活或社会现象等,可以由台下同学进行补充或是对他们的演讲进行评价。轮流进行,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锻炼与人交流的心理素质。

2.将全班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安排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小组活动的任务分配上,优生和中等生可以完成任务中较难的环节,而后进生则完成较简单的步骤。当目标达成后,教师应该对每个小组成员尤其是后进生给予肯定,鼓舞他们的信心,消除他们的畏惧心理。这样,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满足感和成功感,同时,他们的交际和口语能力也得到不同层次的提高。

英语教学中的教师灌输效果往往不佳,而语言学习又需要学生的体验、实践、运用、互动,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转变学习方式,这是此次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任务型学习(task-based learning)是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就是让学生在完成一系列的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语言、运用语言。通过任务型学习,学生不但能建构语言知识体系、掌握语言技能,而且还能学会社交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和做事的能力,为生存和成功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