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霉素、庆大霉素等近百种药物成“听力杀手”

核心提示

没有声音,只有微笑,他们的世界究竟是怎样的世界?24日是“国际聋人节”,让我们把关注的目光投向这个特殊群体——聋人。

采访聋人的过程是艰难的。由于无法读懂所有手语,记者不得不采用了现场笔写与QQ聊天方式与聋人交流。感谢网络,它拉近了记者与聋人之间的距离,但是,谁又能真正体会到聋人内心深处的悲痛与遗憾呢?

据央视报道,“千手观音”21名聋人演员中有18人是因药致聋的。那么,江西的情况又是如何呢?中国聋协主席、江西省聋协主席、中国首位聋人博士唐英则告诉记者:“江西有70万聋人,因药致聋占了其中绝大部分,青少年聋人、儿童聋人中60%至70%都是因使用药物不当而致聋的。”

佳韵:婴儿期治病种下祸根

现年16岁的佳韵,聪明伶俐、活泼可爱,是南昌市启音学校初二年级的学生。

街坊们都说,小佳韵出生的时候很健康,很讨人喜欢。可出生几个月后,小佳韵突然发高烧,她的父母急忙把佳韵送至医院救治,小佳韵高烧终于退了。

可是,在小佳韵一岁半时,爸爸一天早上大声地叫小佳韵起床,但小佳韵却没有一点反应。父母把她带到医院检查,医生说小佳韵是因为用药不当,药物刺激大脑导致耳聋了。佳韵的母亲听后几乎昏厥过去。

后来,父母带着小佳韵到处求医问药,医生都说小佳韵今后只能戴助听器了。上学后,小佳韵在普通学校里因听力问题跟不上进度,只得来到了南昌市启音学校。学校里有许多小朋友与小佳韵的遭遇类似。学校老师告诉记者:“佳韵在我们学校是个非常优秀的学生。”

佳韵用娟秀的字迹在纸上给记者写了一段话:“因为用药不当而导致耳聋,我感到非常难过,希望医院以后能够慎重用药,也希望所有和我一样的朋友能够学会坚强和乐观。”

小嵩:母亲孕期生病医生用错药

小嵩今年15岁,江西铜鼓人,是一个非常活泼、开朗的小男孩。在记者采访过程中,小嵩总是非常激动地说着什么,虽然无法辨清,记者却可以看出他是多么希望自己也能同正常孩子一样畅所欲言,道出自己的心声。

小嵩还在妈妈肚子里时,就已经遭遇了不幸。小嵩的妈妈在怀着小嵩时患了一场大病,经医院治疗得以痊愈,小嵩也顺利出生。但是,小嵩刚刚出生就被医生诊断患有耳聋,并且分析是受到药物刺激作用而导致的。

每次提到这段往事,小嵩的母亲都忍不住直掉眼泪:“是我害了孩子呀,当时只不过是为了治疗我的病,如果医生没有用错药,我的儿子现在也不会受这些苦。”天下有谁愿意自己的孩子落地就耳聋?但又有几个父母能辨别出医生是否用错了药呢?

梅梅:小小感冒发烧治出耳聋

18岁的梅梅现在在南昌一所聋哑学校里面念初一,学习成绩非常优异。

梅梅两岁时,已经学会了简单说话,能叫出“爸爸”、“妈妈”,让梅梅的父母感到无比温馨、幸福。但不久,刚刚学会说话的梅梅突患感冒,高烧不退,经医院救治后,感冒好了,父母却意外地发现女儿叫“爸爸”、“妈妈”的次数越来越少,对女儿言语上的引导也越来越不起作用。父母急忙把梅梅带到医院检查,才发现女儿已经失聪,原因竟是医院使用的药物过敏所致。

后来,梅梅只能使用助听器来与外界交流。但那时的助听器质量差,声音太大,往往会在耳腔内产生“重振”,振得耳朵很痛,声音小了梅梅却又听不见声音。

梅梅很喜欢英语,认识许多英语单词,却无法念出来。她非常难过,但却希望所有与她一样的人能够努力学习说话, “这样才能更好与外界沟通,希望所有聋人要生活坚强乐观”。

聋协:链霉素等药物成“听力杀手”

中国聋协主席、江西省聋协主席、中国首位聋人博士唐英先生,在五六岁时因注射链霉素致聋。南昌市聋协主席胡小云也是因用药不当致聋的。

唐英通过QQ告诉记者:“目前,我省整个聋人群体分为三大块,成年聋人、青少年聋人、儿童聋人。按抽样调查的比例估算,整个江西省共有70万聋人,20岁至40岁之间的聋人比较多。对于这些成年聋人来说,药物致聋占绝对多数,天生就聋的只是少数。”

什么药品成“听力杀手”?唐英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医院大量使用链霉素、庆大霉素等药物治疗,导致了许多孩子致聋。我本人就是因注射链霉素致聋的。”

江西省聋协委员康宏军告诉记者,我省青少年聋人、儿童聋人当中,有60%到70%都是因为治病时用药不当而致聋,康宏军自己也是小时候因注射庆大霉素致聋的。他希望所有的父母在带孩子看病时,千万要提醒医生不要使用那些会致聋的药物,也希望每个医院要慎对小孩使用链霉素、庆大霉素等药物。

专家:近百种药物为“耳毒性药物”

记者随即走访了南昌大学医学院、南大一附院等有关耳科专家。

据了解,导致耳聋的药物主要有常用抗生素,一种叫氨基甙类抗生素,它的主要代表就是链霉素,庆大霉素和小诺霉素;第二大类就是非氨基甙类抗生素,代表药物就是洁霉素和红霉素。此外,像阿司匹林这样的药物和利尿剂也会影响听力。中毒途径主要有药物经口服、肌肉注射、静脉注射、局部创面敷用、体腔或椎管注射、中耳滴药等途径,均可对内耳产生毒副作用,孕妇使用该药也会经胎盘损害胎儿的听力。

听力损害早期的特点为明显双耳或单耳高频听力损失,即对4000-8000Hz听力损失,但对低频(语言频率 )即125-4000Hz影响不大;自用药到出现耳聋需要一段时间,且还有明显的延迟作用。听力损失在用药停止一段时间后发生,随时间的延长而加重,晚期表现为全频程的听力丧失甚至全聋。

卫生部医政司1999年颁布了《常用耳毒性药物的临床使用规范》,“耳毒性药物是指毒副作用主要损害第八对脑神经(位听神经),中毒症状为眩晕、平衡失调和耳鸣、耳聋等的一类药物。”

目前已知的耳毒性药物有近百种,常用的有氨基甙类抗生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等),抗癌药(长春新碱、2-硝基咪唑、顺氯氨铂),水杨酸类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等),抗疟药(奎宁、氯奎等),袢利尿剂(速尿、利尿酸),抗肝素化制剂(保兰勃林),铊化物制剂等,其中氨基甙类抗生素的耳毒性临床最为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