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缺少生活经验和各种社会方面的生活常识,自我保护能力很差,意外事故难免发生。提高幼儿的自护能力,变消极躲避为积极预防,使各种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到最低限度,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课题。

一、引言

要让幼儿学会生存,首先就得让幼儿先学会保护自己。幼儿正处于身心逐步发展的阶段,缺少生活经验和各种社会方面的生活常识,自我保护能力很差,意外事故不可避免的发生。因此,怎样提高幼儿的自护能力,变消极躲避为积极预防,使各种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到最低限度,这是呈现在我们面前的问题。

二、重视常规培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应从培养其良好的常规习惯开始。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都能成为自我保护教育的契机。例如:让幼儿养成上、下楼梯靠边走、右行的习惯:碰撞同伴或楼梯拥挤导致事故的机会就会大大减少;知道上厕所时小心慢走,以防滑倒摔交;幼儿有了饮食前吹一吹、摸一摸的行为习惯,就可以避免烫嘴烫手,防止误吃东西;在游戏活动中,让幼儿学会避开门窗、桌椅边棱,可免遭磕碰的皮肉之苦。因此,让幼儿明确一日生活中各个环节和各项活动的要求是进行自护教育的前提,要让幼儿明白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不对的。当然幼儿年龄小,自觉性和自制力都比较差,良好的习惯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养成的,所以教师除了提出要求和教给幼儿方法外,还应注意督促、检查,经常提醒,使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得到强化,逐步转化成自己自觉的行为。

三、培养幼儿的生存意识,提供幼儿锻炼的机会

我们的教育都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家长、教师都唯恐幼儿受到伤害,百般呵护,从吃饭到穿衣,从生活到学习,都包得过多、管的太死,真可谓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忽视了对幼儿多种能力的培养。而有些教师为防止意外事故发生而采取的减少幼儿户外活动时间,让孩子整日呆在教室、严厉禁止等方法更是直接影响了孩子适应能力的提高和生存意识的增强。孩子总不可能一直躲在成人的羽翼之下。许多事情需要他们自己去克服,去战胜困难,单一的“保护”和“禁止”,既有违幼儿的天性,又有悖于教育,是不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家长、教师应顺应幼儿的特点,幼儿对任何新奇的东西都充满好奇,总想亲眼看一看,亲耳听一听,亲手摸一摸,亲自试一试,我们就让他们去试、去做,给他们提供一个锻炼的机会,对那些想做事又做不好或怕困难、依赖性强的孩子去掉依赖,鼓励他们“试试看、再来一次”:也提供一些模仿自然或带有一定危险性的玩具,让孩子从小学会从“危险”中保护自己,注意安全,引导他们了解大千世界的奥秘,满足他们学习探索新知识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培养起幼儿的独立能力,促进其创造能力的发展,树立起较强的生存意识。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