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现在咱们来个自由讨论式发言。针对这些问题想发表看法的同学可以站起来说“我想说”;想把自己读得最棒的片断读给大家听的同学可以站起来说“我想读”;想提出新的问题的同学可以站起来说“我想问”。

生1:我想说。我从“向导若无其事的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界之道,就是这样的。’”一句话中体会出向导是知道后果的,因为面对嘲鹰马上就要叼走幼龟侦察兵的危急时刻,其他同伴都焦急了,催促他快想办法,而他却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他认为这是应该发生的,不必去管它。

生2:我补充一点。这句话中“自然界之道”,是指保持生态平衡的一条生物链。嘲鹰吃龟,龟吃鱼,鱼吃虾,这就是自然界的规律。向导是深深懂得这一规律的,因为课文开头已交待他是一名生物学家。

生3:我不同意你们的意见。你们看课文最后一句:“终于,向导发出了他的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样做,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危害。’”从这里可以看出向导多么后悔,多么伤心,从这一点可以推想他事先是没有预计到会有这么多幼龟被吃掉的。

……

学生挑起了矛盾,双方展开了激烈辩论。

师顺势引导学生扣住关键词句论证自己观点,虽然讨论仍没有结果,但学生通过争论已深深体会到:这件蠢事让向导和七个旅行同伴产生了深深的自责与内疚,体悟到人要按自然规律办事,否则好心办坏事。

师:食肉鸟到底是怎样蚕食幼龟的呢?课文中没有描写,能想象吗?(放音乐想象画面──舒缓的音乐把学生带到了阳光明媚的沙滩……突然,旋律加快,出现了众鸟嘶鸣、扑翅、啄食的声音,生凝神听之。)

生1:我仿佛看见了铺天盖地的食肉鸟突兀而来,它们狠命地啄着幼龟,把幼龟叼起到半空,再扔下来,我听见了幼龟的惨叫声。

生2:我仿佛看见许多幼龟正急忙爬向大海,突然许多食肉鸟扑上来,用爪子抓,把幼龟翻过来,用嘴啄它们鲜嫩的肉,一瞬间,沙滩上一片鲜红,只剩下一堆幼龟壳。

……

此时生神情严肃,师顺势指导朗读,感悟“我们”见此景后的震惊与一切都过去以后的悲哀、自责、内疚之情,教学达到**。

此教学环节在生集体交流中,老师在“导”上下功夫,挑起矛盾,激发想象,学生在争辩中,能积极地想、独立的想,引导学生把自己置身于课文情景中,让自己与作者做心灵的沟通,同作者一起去观察、体会、思考,并反复吟诵文字材料,此时文字符号在生眼中就携带了感情与韵味。

“拓展认知”阶段:在学生充分展示探究成果后,还要经过“反思”环节,使比较零散的锁碎的探究成果更系统、完整,通过由“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整理,内化自己的认知,并把新的认识延伸扩展,进而形成一定的能力。可通过加大探究难度、理解新的阅读材料、进行小练笔等形式拓展训练。

例如执教《自然之道》一课后,留给学生一个拓展性作业。

请你从中任选一题完成。

1、那些活蹦乱跳的幼龟怎样成为食肉鸟口中之物的,你丰富的想象定会让我们身临其境,请用一段话写下来。

2、今天课堂上还有许多想问的问题,或者你感兴趣的问题没得到解决,请你课后重点研究一个问题,并把研究结果记下来。

3、假如你就是那只幸存下来的幼龟侦察兵,当一名世界保护动物自愿记者来采访你,你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请自拟题目写一篇小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