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飞向太空

华中科技大学幼儿园王琼

设计意图:

关于太空,有许多神话故事、科幻故事,孩子们对太空了充满了向往。2003年10月15日我国“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这一特在喜讯让全国人民无比的激动和兴奋,成了孩子们最热门的话题。在幼儿园里也是叽叽喳喳说个没完:“‘神舟五号’飞上天了,里面还有人呢!”“那是宇航员我们中国的杨利伟”“我长大了也要当宇航员,飞上天去……”孩子们对此的兴趣十分浓厚,在了解了孩子的想法以后,我决定从‘神舟五号’入手,让孩子们学习利用多种方式去收集信息,去获取知识经验,并充分发挥想象——飞向太空。

活动一:收集有关宇宙飞船(神舟五号)的资料

目标:1、了解幼儿的兴趣集中点所在

2、鼓励幼儿用不同的方式去收集资料

当我把想法告诉孩子们,征求他们的意见时,大家高兴得欢呼了起来,并七嘴八舌谈论起来,大部分的孩子只知道“神舟五号”上天的事情,知道宇航员的名字叫杨利伟,在谈论中有的孩子提出了一些问题:

李元昊说:“‘神舟五号’上天去干什么?”

安子恒说:“‘神舟五号’是怎么飞上天的呢?”

刘祥怡说:“杨利伟在飞船里是做什么呢?他吃饭吗?”

针对这三个有代表性的问题,大家提出要去找答案,怎么去找答案这个问题摆在孩子们的面前。

“去网上查资料”

“去看报纸”

“看新闻”

“去问爸爸、妈妈……”

带着问题,孩子们忙碍起来

活动二:信息发布会。

目标:1、鼓励幼儿愿意在同伴面前大胆交流自己所知道的知识。

2、学习分工合作。

3、用各种方式学习记录。

一起吃过早饭,大家都迫不及待的围到我的身边与我一同分享他们所收集到的资料,李元吴提议:“我们来演电视里的发布会吗!”“什么是发布会呀?”大家问:“就是有人在台子上讲自己知道的信息,下面有好多记者来采访的”我提议大家自由分配分别饰演的信息员和记者两种角色。如何来决定谁先问,谁来回答呢,大家又讨论出得要有专门的人维护秩序,这又增设了一个角色,大家把他叫做主持人,一番热烈的讨论后分出了各角色。李泓钰被大家选为了主持人,可高兴了,我们把桌子也摆成了发布会的形式,小信息员们一本正经的坐在台上,手里还拿着自己收集的资料,有的是自己画的,有的是网上下载的,有的是剪下的报纸,记者们又为一件事烦心,问了问题怎么记下来呢?有的想到用录音机录下来,有的用绘画,有的用自己的脑子记,一切准备就绪了。

大三班‘神舟五号’信息发布会正式开始了,孩子们提问如下:

●‘神舟五号’上天去干什么?

●杨利伟上天后他吃饭吗?睡觉吗?是怎么做到的?

●‘神舟五号’那么大,杨利伟坐在哪儿?

●上天以后杨利伟看到的东西,电视上怎么看得到?太空上有什么?有嫦娥和玉兔吗?有超人吗?

●‘神舟五号’的返回舱是怎么回来的?

●杨利伟在飞船上遇到危险怎么办?……

信息员们一个一个问题回答,有的是自己认识字读报纸,有的是靠已经记住的资料内容,有的则是请我把网上的资料念给大家听,有的干脆用动作来形容太空人如何吃饭……小记者们则有的提问,有的记录,都十分认真。

活动三:纸上的太空遨游

目标:1、大胆表现想象中的

太空。

2、学习合理布局画面,发展空间想象力。引导幼儿想象太空的样子

1、太空中都有什么?

2、如果你去了太空,你会看到什么?你想干什么?(针对能力不同的幼儿提问)

这一次的想象活动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想象力,有的孩子很现实,画中的太空除了星球什么也没有,有的孩子很可爱他去太空和嫦娥跳舞和超人做游戏,还有的到太空中盖幼儿园,每个孩子的想法都是美好的,康翰森的画面上除了丰富的图案以外,在最左下角用红色的笔画上了大大的问号,我问他为什么,他说:“这么多小朋友都要去太空,那‘神舟五号’这样的飞船只能坐一个人怎么办?我们怎么上太空呢?”由他这个“?”引发了我们的另一个活动。

活动四:飞向太空

目标:1、鼓励幼儿充分想象,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2、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及能力选择活动,大胆的用各种方式来表现。

3、培养幼儿主动与同伴分享、交流、合作。

材料提供:积塑、纸各种废旧纸盒、橡皮泥等。

●引导幼儿围绕话题讨论

1、电视广播、报刊上报道了值得我们中国人骄傲和自豪的重大新闻是什么?

2、杨利伟叔叔是乘坐什么上太空的?

3、太空飞船都有些什么功能?

●老师与幼儿相互交流,激发幼儿想象。

1、除了‘神舟五号’可以上太空,你们还能想出什么其他的办法去太空。

2、老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相互交流、讨论。

●激发幼儿积极主动参与活动

1、为幼儿提供各种不同的材能。

2、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自主选择材料。

3、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和创作。

●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的想象作品。

延伸活动:将收集的‘神舟五号’的有关图片、资料、记录的图画及幼儿的作品创设一个展示台,与其他幼儿共同分享。

活动反思: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可见兴趣是孩子认识世界的动力,而这一系列的活动之所以能让孩子们乐学,除了适合大班孩子的求知欲外,我想是与孩子的生活分不开的,孩子们在活动中特别投入,积极性很高,与父母一起上网查阅资料,找有关的咨询,掌握了很多在园内学不到的知识,开阔了视野。

整个活动,给孩子们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自主的氛围,孩子们大胆的尝试,自由的分配、组合,我则成为了他们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