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第117页

教学设想:

每上一节课,总得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要上这节课?每一节总有其核心的价值所在,也就是我们最想带给学生的东西,我们习惯于将它称之为一节课的主导目标。

在教学参考第189页,《数学广角》这一单元的教学目标描述如下:

1、使学生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初步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

2、初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共安排了三个例题,两端都种,两端都不种,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

在单元教学目标解读与教材分析的基础上,我将在不封闭图形上的植树问题安排在同一课时中教学,主导目标确定为:让学生初步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在课堂教学实施中着力想解决好以下两个问题:

一是如何让学生经历一个“将复杂问题转化为一个简单的问题来研究,再运用所发现的规律来解决复杂的问题”的过程?(与教参单元教学目标2相对应)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有:转化的需要,策略的产生,方法的可行性验证。

二是如何让学生理解植树问题在不同的情境下段数与棵数的不同关系?(与教参单元教学目标1相对应)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正确表象的建立,段数与棵数的一一对应关系,处理好知其然与知其所以然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借助直观,通过点与线段的对应,理解段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规律,建立不同情境下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能运用得到的规律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渗透化归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过程:

一、在个体解读中理解情境

1、出示情境:同学们在全长500米的小路的一边植树(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2、独立读题与思考,提出需要知道的补充条件—每两棵树间隔5米。

二、在独立解决中寻找答案

1、静静思考,请把你的答案写下来。

2、你是怎么想的?

三、在全班交流中形成冲突

1、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2、到底哪个答案才是正确的?

四、在独立探究中发现问题

1、用什么办法才能说清楚到底需要多少棵?(画线段图)

2、图画不下怎么办?

五、在合作交流中提供帮助

1、你是怎样画的?为什么这样画?

2、试着画一画。

六、在全班交流中发现规律

1、你画了几段,种几棵?

2、你发现了什么?

七、在教师引领下提升结构

1、在100段的时候需要多少棵?想象一下这幅线段图会是怎样的?

2、在什么情况下只需要100棵树呢?还有一种情况是什么?需要多少棵树?

3、我们刚才是怎样学习的?

八、在应用举例中解释模型

1、基本练习:全长200米,隔50米安一座,一共安多少座?(三种情况)

2、举例:生活中的植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