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不少地方都有方言进校园的提议,但均引发争议。2013年5月,上海市教委在答复市政协委员保护上海话的提案中表示,将遴选有条件的幼儿园进行上海话教学的试点,以学唱上海童谣和儿童游戏的方式,加深儿童对上海方言的感知。

八年前,当时还是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实验幼儿园副园长的丁莹莹在幼儿园的亲子活动中发现,孩子们讲着普通话,而部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却只会宁海方言,祖孙之间无法进行很好的交流。“家乡的语言缺失掉了。”丁莹莹感到对孩子进行方言教育很有必要性。

“传统的东西不能丢,方言学习对孩子传承当地的文化有着重要意义。”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实验幼儿园园长丁莹莹说。近几年,该幼儿园在教学实践中融入“方言教学”,受到不少家长的欢迎。

丁莹莹认为,方言是地方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小孩掌握方言能更深入地了解本地文化。丁莹莹和老师们一开始就想到了利用宁海童谣和互动游戏来激发孩子学方言的兴趣。“童谣有一种特点,朗朗上口。”丁莹莹说,把童谣与游戏结合起来,“孩子们非常喜欢,家长也感觉很有趣”。

与此同时,该幼儿园相继推出“爱家乡”主题课和每年两周的“方言节”,来锻炼孩子说方言的能力,“不会说方言的孩子毕业时都会说基本的生活方言了”。

在实施“方言教学”过程中,丁莹莹曾面对过不少质疑。“他们会说人家都在倡导普通话,你们怎么还教孩子宁海话。现在没人质疑了,都接受了。”丁莹莹说,“在两周的‘方言节’期间,我们鼓励孩子、老师和保育员都说方言,但大多数时间还是讲普通话,并不会影响孩子学习普通话。”

“我感觉有一个转变,以前家长对小孩普通话教育很重视,现在家长对方言教育也慢慢重视起来了。”丁莹莹说,有次亲子活动,当幻灯片上出现宁海童谣时,家长们争相拿出手机拍照,以便回去学习,跟孩子互动。

在当今社会发展中,方言的空间受到一定程度的挤压。一项基于网络的社会调查显示,95.9%的受访者表示身边存在怯于说方言的年轻人,37.1%的人表示身边能说纯正方言的年轻人已经不多,经常使用方言交流的受访者只占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