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一天,我放学后去看小白兔,小白兔不见了。

师:你是怎样发现小白兔不见的?

生:我一到家放下书包,又去看小白兔。到笼边一瞧,只见笼门敞开着,小白兔不见了。

师:你当时心情怎样?是怎样想的?

生:我很着急。我想:小白兔呢?万一遇到危险怎么办呢?

师:有这种想法一定很着急,要是能把着急的神态讲出来,更能表现你对小白兔的关心。

生:(想了想)我急得鼻尖都渗出汗珠来了。

师:好!真实又具体。后来呢?

生:我跑到路边,看见它在路边吃青草。

师:你看见小白兔,心情怎样?

生:我高兴极了,连忙跑过去把它抱回家。

师:你很高兴,跑过去一下子把它抱起来吗?这能说明你喜欢它吗?你想想,你当时还做了什么,说了些什么没有?

生:我蹲下去,疼爱地抚摸着它,告诉它,以后可别再跑出来了。

师:小兔在你的爱抚下,有什么表现?

生:它竖起耳朵,胡子一翘一翘的,好像在说:“小主人,我错了!”那样子很可爱。

师:你怎样抱它回家?

生:我把它抱在怀里,又拔了几棵青草,一边喂它一边回家。

通过这样的“细节还原”指导,许多动人的生活片断及由此引出的美好的情感、童趣,便从孩子们口中源源写出,并能在书面表达出来。

三、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写作欲望。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只有学生在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的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中,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因此,教师应因题而异,通过巧妙的诱导,恰到好处的点拨,辅之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表达冲动。

例如那次我在指导《老师,请您寻找我的家》时,一开始,我说:“同学们,我们一起学习、生活了很长时间。这期间,我们朝夕相处,亲密无间。近来,我有一个愿望,开始它只在我心里一闪,像交响乐中极不引人注意的音符,而现在这音符发展了,强烈了,终于成为激烈的、反复出现的主旋律,时时在我心里激荡。可是,我又不好意思说出来。

“说,您说。”学生叫唤起来。我轻轻地说出:“我非常非常想去你们家玩。”这时,学生个个露出欢喜的神情。

上一页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