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西湖风光》是一篇写景的散文,全文以细腻的笔触,优美的文字展现了迷人秀丽的西湖风光,表达了对西湖风光的留恋,赞美之情。文章首先交代了西湖的地理位置,并点明西湖于杭州的重要地位-----是天堂里的一颗明珠。接着重笔描绘描绘在西湖边“远眺”,“近看”之所见。正是由于山的“层层叠叠”,“连绵起伏”,才造成了山色“绿,青,浓,淡”之变化。写湖的静,清,是静景,白鸥掠过湖面,在阳光下一闪一闪,是动景。静谧的美与灵动的美融为一体,美仑美奂。然后浓墨渲染西湖那浓郁,苍翠的绿。真是绿得可爱,绿得醉人。

知识与技能

1 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13个词语和12个词语。

2 用普通话正确,顺畅的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层层叠叠”,“连绵起伏”,“流连忘返”等词语的意思。

3 学习“素”的笔画。

注:

重点:

1 用普通话正确,顺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采用各种形式的读好第二自然段。但要建立在理解词义,句意的基础上,读出山的“层层叠叠”,“连绵起伏”,读出湖的静和清,以及静和动不同的美。产生对西湖风光欣赏的愉悦之情。

2 积累课文中描写景物的好词好句。

难点:

1 选用学过的课文中的语句,写几句赞美西湖的话。

过程与方法:

1 借助媒体帮助学生理解“层层叠叠”,“连绵起伏”,“掠过”等词语。

2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自学课文的第三小节,想一想一山,二堤,三岛分别指的是什么?感受西湖的美。

3 借助多媒体和各种形式的朗读,读出欣赏西湖美的语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积极地投入到以欣赏,感悟,自学为主的学习活动中,体验小组学习的快乐。

2 在朗读中感受到西湖的美,使学生产生愉悦之情。

3 欣赏西湖那秀丽迷人的风光的同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

1 整体感知

杭州是一个着名的风景名称,西湖更是为学生所熟悉。让学生先听听,

再说说对杭州的印象,帮助学生理解“素有”,从整体着手,感知课文。

2 以读代讲,细心感悟。

一篇文章,特别是语言优美的散文,要让学生感悟语言的优美与用词的精当,促进学生对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的领会,引起情感的共鸣。《西湖风光》一课描绘了西湖旖旎的风光,是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培养语感的好材料。对课文的重点部分,关键词句要引导学生细心品悟,领会用词的精妙。因此,第二自然段侧重点放在朗读上。初读后,我让学生找出看见的山是怎样的?“层层叠叠”,“连绵起伏”是要学生理解的词语,我先借助多媒体帮助学生感性体会这两个词语,从而深入体会后面写山的颜色“绿”与“青”,“浓”与“淡”。读懂“波平如镜”“清澈见底”是在写湖的“静”和“清”,感受湖面的静态美,让学生以自渎,小组读,齐读,在朗读过程中很好地感悟语言的优美,为运用语言打下了基础。

3 小组合作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好小组合作学习,对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探究能力大有好处,能使学习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潜能得到开发,智力得到互补,合作交往能力得到提高;还能使我们的课堂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在教学第三小节时,我让学生按照自学提示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选择喜欢的朗读方式在组长的带领下一起读一读,再找一找句子,最后把找到的句子在小组里练习朗读。让学生于动情的朗读中欣赏西湖风光“仙境”般的美。

4 多说多写,迁移运用

台湾着名学者南怀瑾认为:“从童年脑力健全,思想单纯时开始注入这些诗书经文,虽然当时理解里不够,但到了中年,从人生行为的日用上,和人事理解的经理体验上便可发生如牛吃草的“反刍”作用,重新细嚼,自然便有营养补益的用处了。”学生读了教材 ,积累了语言,如果仅是长期储存,而没有运用的机会,那么这些语言就会在孩子们的语言仓库中退化为消极的语言。因此,我就积极创造条件,提供了这样的一个语言环境,以“在这风景如画的西湖边走一走,看一看”为开头,选一个自己喜欢的风景说一说。让学生所学的语言得到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