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奶粉”已成为中国乳制品市场上的一个卖点,标明“原装进口”、“进口奶源”、“进口原料”的奶粉占据了半壁江山。但专家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从2008年的奶粉事件至今五年间,国内乳业整体环境已大有改观,不能将国内奶粉一棒子打死。尤其是新修订我国婴幼儿乳粉的第四代标准,堪称 “世界上最严格的标准之一”。

洋奶粉分为原装进口、奶源进口和原料进口

因为贴牌的关系,洋奶粉分为“原装进口”、“奶源进口”和“原料进口”。“原装进口是指从奶源地采奶原料供给到生产加工包装的整个生产环节是在境外进行的,从海关进口的奶粉产品,它在国内没有生产加工环节,只有销售环节;而进口奶源和进口原料则指的是奶源、原料大批量进口到国内后,再进行调配、加工、装罐和包装。”智灵通育儿品牌代表杨英说。从血统上来说,原装进口的洋血统最为纯正。一些洋品牌的奶源来自国内,一些国内品牌进口国外的脱脂奶粉原料,再还原成液态奶,再往其中添加其他成分。

国内原料在奶粉中的运用最高只有26%

“实际上,中国乳制品企业的很多设备和原料都是进口的。有数据统计,国内原料在婴幼儿奶粉中的运用最高只有26%,剩下的最少50%的原料都是从国外进口的。”黑龙江乳品技术中心高级工程师郦韬珉说,“以乳清粉或乳糖为主要原料的婴儿奶粉为例,中国生产的这种产品中至少有46%的成分是进口的 (包括脱盐乳清粉、乳糖、无水奶油或棕榈油等)。国产原料只占25%-40%。可以说我们生产的婴幼儿奶粉所用的原料都受制于国外厂家和各级经销商。”

国内乳业整体环境已大有改观

“牛奶是一个产业链非常长、风险很大的食品行业。”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中国乳业协会常务理事南庆贤说,并不是说国外奶粉就都好,国产奶粉一棍子就打死。从最新的中乳协公布的调查结果看,南庆贤认为,这一结果是可信的。“消费者的质疑可以理解,但也要看到,从2008年的奶粉事件至今五年间,乳业从原料基地的改革,改变原先以散户为主的奶源模式,加强现代化牧场建设,加强奶站建设管理、奶源进乳品厂的检查,以及牛奶产品的运输环节管理等等,包括强制要求乳品企业自备三聚氰胺的检测设备等,乳业整体环境已大有改观。”

国内分装环节可能出现二次污染

“但消费者应该明白的是,没有一种食品是零风险的。监管始终是被动的。”南庆贤说,牛奶是营养价值很高的动物性食品,人类喜欢,微生物也喜欢,很容易在生产、运输过程中变质、被污染。日本、美国等国家依然有不断出现的牛奶安全问题,1月时新西兰乳品还被检查出二聚氰胺。消费者应该增加自我科学知识而做出理性判断,而非盲目跟风。“但这不代表说放弃了严格管理。企业自律和政府监管,消费者自身知识积累和媒体的公正客观监督等缺一不可。”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