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巩固一百以内数的认识,加与减,观察图形等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合作与交流,感受生活中有许多数学问题,提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兴趣,使学生想学、乐学、会学。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学生在学习了“生活中的数”“观察与测量”“加与减(一)”三个单元之后的一节实践活动课,教材借助“我和小树一起长”这一生活情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从“植树”和“重回故地”这两个具体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问题,以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加深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等内容的理解,体会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三、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生活中的数”“观察与测量”“加与减(一)”三个单元的内容,认识了100以内的数,初步学会了估测物体的长度,掌握了100以内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同时,学生经过一学期的学习之后,有了初步的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具备一定的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

看图题问题能力的培养。

五、教学准备:

课件

六、教学方法:

合作学习法 、 谈话法 、 观察法、讲授法、实际操作法。

七、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几月吗?那刚过去的是几月?谁知道3月里都有什么节日?

生:现在是四月,刚过去的是三月,三月有个三八妇女节。

生:还有一个是植树节。

师:3月8日是妇女节,植树节是几月几日?

生:好像是3月12日。

师:对,植树节是3月12日。现在我们的地球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而植树能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老师收集了一些图片资料)请看大屏幕。

所以,在三月里,很多人都会去植树。我们小朋友也不例外,淘气和他的小伙伴也去植树了。

(意图设计这两个问题可以给学生渗透环保意识,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

2.猜一猜

师:淘气很快种好了一棵,他东走走西看看,来到了一班种的树旁,请看(出示图2)

他正在和小树比个呢!你们听他在说什么呢?

生:我身高是1 m 20 cm,小树大约有多高?

师:请你先估计一下,小树大约有多高?再说给同桌同学。

生1:小树大约是1 m 30 cm。因为淘气比小树低一点,我觉得小树大约1m 35 cm。

生2:我想小树大约是1 m 40 cm。因为小树比淘气高一些。

师:同学们可真会观察,估计的和小树的实际高度差不多。

师:你还想知道什么?

生:我还想知道一班种了多少棵树?

师:那我们就自己来数数吧?

(学生数出一班的棵数。)

师:谁愿意说一说你数了多少棵?

生:我数了31棵。

师:你是怎么数的?

生1:我是两颗两棵数的。

生2:我是五棵五棵圈着数的。

生3:我是十棵十棵圈着数的。

师:你们数的方法可真巧妙呀!

师:我们已经知道一班种了31棵,二班和三班也来种树了,他们种了多少棵呢?我们先来看看吧!(出示图三)

师:再来猜猜三班种了多少棵,淘气已经数过了,“三班栽树的棵数是两位数,十位是4,个位是5。”是多少棵呢?

生:45棵。(学生都表示同意他的意见。)

师:我们知道了一班种了31棵,二班种了43棵,三班种了45棵,(出示统计表)根据这些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该怎样解答?自己先想一想,再3人小组讨论。

师:谁能说说你们小组讨论的问题呢?

生:我们组发现三班种得最多,二班第二,一班最少。我们还想问问大家,一班和二班一共种了多少棵?

师:你们会解答吗?(学生把算式和结果写在练习本上。)

师:谁想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呢?

生:31+43=74(棵)

师:还有不同的问题吗?

生1:二班和三班共种了多少棵?

师:还有吗?

生2:一班和三班共种了多少棵?

师:又是一个植树节,淘气和他的小伙伴商量去看看他们种的小树,坐着飞机来到了林场。你们看,淘气说什么了?

生:小树都长高了。(出示37页的情境图。)

师:从图中你都知道了些什么?(学生观察图,说一说。)

师:这里也有许多数学问题,你们能发现吗?自己先想一想。并完成统计表2

(6人小组讨论,教师巡视。)

师:哪一组来展示一下你们的统计表 (出示完成的统计表)

师:谁能代表你们组说一说你们完成的过程?

……

师:根据这个完整的统计表你能提一些什么问题?

师:淘气在飞机上还看到了凉亭,他看到的凉亭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看书选择并讨论,全班交流。)

(三)学生说说自己的收获

师: 在这一课中,我们都复习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哪些疑问?

师:谈谈你对这节课的感受。

师:听说淘气回去后,又种了几棵小树,你们也要多种几棵小树哟!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生活中的数”“观察与测量”“加与减(一)”三个单元之后的一节实践活动课,它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在教学中,我首先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创设“植树节”去植树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积极思考,并从中渗透环保意识。

其次,本节课我还充分给学生创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首先一开始在“一班植树的情境”出示后,我就提出“你还想知道什么?”让学生自己提出想要知道一班种的棵数;紧接着,在三个班种的棵数知道之后,我又提出“你能发现什么数学问题吗?”让学生进行讨论,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并进行解答;接下来当我出示第二幅情境图时,对于图中的几个信息,我也不再引领着学生一一阅读,而是让学生自己去看去想。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积极思考,通过对各种信息的理解,从数学的角度提出很多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在这节课里,我采用不同的小组讨论的形式,刚开始是两人小组,接下来是三人小组,最后才是六人小组的讨论形式。学生从一对一的交流,到小范围的讨论,再到多人参与的形式,不仅为学生提供多次讨论交流的机会,而且在每一次的讨论过程中,由于人数的增加,对学生认真倾听他人的想法,与人合作的要求也一次比一次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本节课中,我也有许多遗憾的地方。比如,在学生讨论之前,我还应该给学生留出更多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进行交流和讨论,才能更好地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