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球的形状

教学资源开发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我们的地球”单元的第1课。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对有关地球的知识已经有了大体的了解。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地球是个球体”,而且还要让学生明白为了知道“地球是个球体”人类所做的一切。通过人类对地球形状的猜想、探索与实践这样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培养学生根据在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提出假设进而验证的良好科学素养。

根据学生的经验,我们这样处理教材:

在知识目标方面,需要学生掌握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它有多大,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怎样一个过程。由“地球是什么形状”这一问题导出对本单元的有关地球的学习。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们还要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学习地球相关知识的体系图,根据这个体系图,我们有选择地重新组织教材的内容进行教学,同时还要考虑学生课前准备的资料,真正做到“用教材教”的新课程理念。

在教学过程设计方面,分两大部分进行,第一部分是在学生对地球形状知识已有的基础上,通过“人类是怎样认识到地球是球体的”这个问题把学生的思维融入到古代人的猜想、探索、实践这个过程中来。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能更直观地去感知人类探索的艰辛。第二部分为了能更好地让学生体会到地球的大小,我们将安排他们计算飞机、汽车、轮船、小朋友步行绕地球赤道一周所需的时间。通过这一活动不仅能达到教学目的,而且还充分体现了课程教学内容的综合化。(科学与数学学科的整合)

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过程与方法

●能够搜索有关地球的资料并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能够对提出的问题做出自己的假设并能验证假设;

●能够运用类比和搜集数据的方法对地球的大小做出解释。

知识与技能

●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知道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曲折过程;

●知道科学结论的得出可以来源于生活中的现象;

●知道科学探究的结果可以反复论证;

●知道合理质疑是科学探究不可缺少的推动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认真观察,处处留心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素养;

●体会合理解释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培养学生关爱地球,探索地球的兴趣;

●意识到科技的进步有助于科学结论的得出。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地球是我们赖于生存的母亲,那你们知道地球母亲的形状吗?地球母亲究竟有多大呢?

2.学生回答。

3.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不知道为了得出地球的形状是球体,人类经历了一个怎样的探索过程呢?

二、引领学生经历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1.谈话:最初,古代的人们凭直觉来认识地球,提出“天圆地方”的猜想。但是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交替循环又使古人做出了另一种猜想……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