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册教材中比较困惑的地方:

教材分析中提出:加减法的应用在一年级上册都是用图画呈现的,引导学生从图中提取信息,根据加减法含义正确列式解答。由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就可能列出不同的算式,只要合理,都是可以的。但是这样让学生列算式,学生很容易产生“我怎么列都是对的”想法,这样学生对算式的理解方面是比较模糊的,不好养成正确列算式的良好习惯。

本册教材难把握的方面:

需要和学生一起进行的实践活动方面,由于学生比较多,在课堂上很难把握,很难进行比较全面的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中我们的一些经验做法:

1、每天课前或者课堂中间我们都坚持和孩子一起练习2遍手指操,既可以让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又让孩子的大脑进行另一种方式的休息。

2、课前的准备是很重要的,每节课前要把需要的一些教具准备好,例如:实物类的苹果、梨,教学工具天平等。

3、和家长多沟通、交流。一年级的孩子刚入学,一些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家长的配合,所以要和家长多沟通,培养孩子各种好的学习习惯。

4、把学过的算式做成算式卡片,既便于学生和家长在家里进行练习,又可以变换不同的方式和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加强练习,改变了一成不变的练习方式。

5、对学生要有一定的观察。

教学案例:

轻重

本节课是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认识物体之间存在着轻重的差异,并进一步体验两个物体间的轻重,同时,在比较物体轻重的过程中,认识测量物体轻重的工具的重要性。

我把这节课分为三个大环节:

一、 看一看

出示小熊和小猴崽玩耍的主题图,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来说一说谁重谁轻?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看出来的,为下面的学习打下基础。另外,主题图中其他的小动物的轻重也可以绕过学生根据自己以前的经验来说一说。

二、 掂一掂

在完成了主题图中的轻重之比以后,用生活中学生经常能够接触到的物体来让学生具体体会一下。我找了两个学生的文具盒,一手拿一个,先让学生猜一猜哪个重,哪个轻。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有目的的提前在班级里面找两个重量有所区别,但是大小区别比较明显的文具盒——大的文具盒重量轻,小的文具盒重量重。这样,可以提醒学生物体不是大的就一定重。

这时,就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猜测以后,亲手来通过自己的接触判断两个物体的轻重,这也是自己的触觉判断不了的一个方式,让学生能够体会到。

三、 称一称

当学生体会到物体之间有轻重关系,而且并不能单单靠感觉、靠观察能准确的判断的时候,进一步提高标准。出示两个重量很接近的物体,例如:提前准备好的两个水果----苹果和梨。教师要提前做好准备,挑选两个重量比较接近的,学生用掂一掂的方法不好判断出来的。

当让学生用手掂一掂也不能很准确的判断出来,当学生判断的时候出现了冲突时,先组织学生讨论,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让他们在讨论的过程中,逐步引出借助测量工具的思想,这时,教师就可以出示测量工具-----天平。让学生体会到在他们的认知出现冲突的时候借助测量工具的重要性。

注意:

我认为在处理本节课时,课前的准备是很重要的。课前对学生的文具的重量的掌握,对学生的课本、作业本等重量的掌握,对水果的挑选等,教师课前都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不能在课堂上随手找一个就进行教学,这样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也达不到预期的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