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的一开始,揭示课题之后,学生自由质疑。以往学生大都习惯于问六要素——时空人因经果。今天也不例外。

在备课时,就感觉这篇文章从课题开始,就显得很别致。因此,学生变着法问了一大堆诸如“什么时间”“什么地方”“我是谁”“为什么送”“怎么送”“送成了么”这类的问题后。我又追问学生们,再读读课题,你觉得有什么奇特的地方?然后再问。

“阳光怎么能送?!”渐渐一些学生感觉到了一丝不寻常。全班随之也对课文产生了兴趣。

初读随文识字品悟中,学生对大多数质疑的探究趋于一致。但对阳光怎么能送?送成没有?这些问题,产生了完全不同的两种观点。

一部分孩子认为不能送,还有模有样有声有色,引读第一节“从东面的窗户射进来”第10、11节鹿儿用心“包得严严实实”等文本证明,光不能拐弯, 无法收藏。我顺势还请他们拓展想象,如果他们是鹿儿,怎么送阳光?还真有学生想出了用镜子反射给奶奶的主意!

另一些孩子则认为阳光还是被送成了,他们引读奶奶的神情语言加以了证明。作为较“标准”的“正解”在此不再赘述。

实际上,课上到这里,无论是认为送不成的孩子,还是送得成的孩子,都已然品读出了鹿儿对奶奶的爱心,带给奶奶的幸福的“阳光般的”快乐。在这种争执中,他们都被这份孝心所感然,这份感染体现在他们出色的朗读表现中。

利用儿童喜好竞争的天性,挖掘文本制造“矛盾”,这不也是情境营造的绝好招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