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简说

本文是一个童话故事,作者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故事是这样的:鸟儿和树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给树听,将要飞回南方时,鸟儿答应了树的请求──还要回来唱歌给它听。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儿飞回来找她的朋友时,树却不见了。鸟儿四处寻访,最后找到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朋友不在了,友情还在,诺言还在,于是,它心里充满了忧伤和惆怅,面对着由朋友的生命点燃的煤油灯,唱起了去年的歌。

这篇童话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故事的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故事主要由四次对话构成,分别是鸟儿与树、鸟儿与树根、鸟儿与大门、鸟儿与小姑娘。这四次对话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美丽而略带忧伤的故事。故事所说明的道理也在这四次对话以及后来鸟儿的表现中逐步显现出来。

这篇童话的语言朴实无华,但情深意浓,带着些许伤感色彩,赞美了高尚的、令人荡气回肠的友情。

教学目标

1.认识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正确读写“融化、剩下、伐木、煤油灯”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时,读出角色的语气,力争表达出来角色的心情。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话表达的情感、蕴含的道理。

4.展开想象,读写结合,为课文“补白”,表达自己的见解。

(注:红颜色是我思考后,对《教师教学用书》中教学目标的补充。)

教学的重难点

引导学生采用恰当的语气朗读、体会人物内心情感和蕴含的道理,感受语言表达上的特点并尝试运用。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回忆童话,温故知新

1.比一比,谁读得童话多。

师(板书“童话”):同学们,你们读过或者听过哪些童话故事?比一比,谁读得多。

2.说一说,童话的特点。

师:同学们喜欢童话吗?说说为什么喜欢。(渗透童话的特点:拟人、想像、感人)

师:童话以丰富的想像、优美的语言,完美的结局,寄托人类最美好的情感和最纯真的友谊。同学们多读一些童话,会变得更善良、更聪明、更可爱!

二、听童话,入情境

1.老师动情地讲述童话《去年的树》。

2.检查听的效果,培养倾听能力。

师:考考大家,看谁最的认真,谁的耳朵最灵。

问:故事中有几个人物角色?谁是主要的角色?写了鸟儿做什么?

师:喜欢这个童话吗?赶快自己去读吧。

三、初读,读正确、读流利、读熟练

师:刚才听的童话,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去年的树(板书),请读课题。

1.自由读,老师观察倾听。

师:请同学们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字字入口、句句入心。(建议:要么双手捧起书来读;要么拿出笔来边读边做一些记号,把课后要求会认、会写的字词找出来,读准确。)

2.浏览课后思考练习,了解学习要求。

3.读生字。把生字在课文中的词语、句子画出来。

(1)读生字、读生词、读句子。

(2)了解生字词的意思。(这篇课文要求会认、会写的生字所组成的词语都是实词,意思相对确定、明白,可以结合句子和生活经验,让学生说一说,如“伐木”,就是砍树、砍木头;重点了解“煤油灯”,因为现在的小学生对煤油灯很陌生,主要采取讲解、简笔画和看插图的方法,明白煤油灯是过去照明用具,就像现在的电灯一样。)

(3)指导、练习写字。(这篇课文要求会写的字少,只有四个,即“融、剩、伐、煤”,所以把写字放在这个环节。)

A.观察方格里的字,注意这四个字的结构特点。

B.重点讲解难写、易错字──“融”:“融”左边“鬲([ɡé])”底下的“丷一丨”与“献”左边“南”底下的“丷二丨”和“羊”最容易写错。如何克服呢?

“丷一丨”在小学阶段常用的就两个字:“融”和“隔”;

“丷二丨”在小学阶段常用的就三个字:“南”“献”和“凿”;

“羊”在小学阶段常用的就三个字:“样”“祥”和“详”;其变体“?”在小学阶段常用的就两个字:“着”和“翔”,这样就把这三个易错的部件记住了。

C.观察老师书写。

D.学生练习,每个字写两遍。(强调写字的姿势)

E.评议。

F.读生词、句子。

4.检查朗读课文。(分四个小组朗读课文──可以把课文分为四个部分。比一比,哪个小组读得好。)

5.找一找课文的四次对话,标上记号。

6.思考怎样读好这四次对话,然后自己练习读,再同桌练习读。

小结:这篇童话语言朴素明白,但是蕴含的情感真挚动人,朗读好人物对话,将是学习这篇童话的关键。我们下节课重点练习朗读,不仅要读得正确、流利,更要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境。

第二课时

一、检查学习效果,及时反馈学习信息。

1.听写生字词:“融化、剩下、伐木、煤油灯”。(各组派一个代表上黑板写)

2.复述课文。(请同学复述课文,同桌或小组可以帮助提醒、补充,发挥团队的作用。)

二、精读想像,读出情感,体味友情。

1.抓“好朋友”,进入情境,酝酿情感。

师:“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他们是“好朋友”呢?

(1)天天唱歌。天天听歌。(感情多深啊,真是形影不离、知音。)

(2)离别依依不舍。再见信誓旦旦。

A.相机指导第一次对话(树—鸟儿)。老师可采用角色化情境化的方式评价、指导,如“嗯,你这样读,我觉得树并不想鸟儿回来。”“嗯,看来鸟儿是不会回来了。”“嗯,多么难分难舍啊!”等,引导学生读出“树”的依依不舍和“鸟儿”的信誓旦旦。

B.练习:根据你的朗读,在()里填上一个恰当的词来表示他们说话时的心情、表情或者语气。

树(  )对鸟儿说。

鸟儿(  )说。

(3)寻找千辛万苦,找不着伤感惆怅。(这一点,学生可能有困难,老师提示,并推进教学。)

2.朗读体味鸟儿寻找得千辛万苦,重点读出不同角色的不同语气、心境,培养语感。

师:“春天又来了。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鸟儿又回到这里,找她的好朋友树来了。可是树不见了,只剩下树根留在那里。”可把鸟儿急的!鸟儿开始寻找好朋友。她都到了哪些地方、询问了哪些人,最终找到了吗?同学们认真读7-14自然段。

(1)先默读,想想人物的心情,再想想怎么读好人物对话;再开声读,感受一下;也可以找同桌分角色朗读。

(2)指名朗读。先读好鸟儿的问话,读出一次比一次急切、难过;然后读“树根”“大门”“小姑娘”的话,读出这三个人物的不同身份、不同语气、不同心情,如树根──同情(“本是同根生”)大门──平淡(“见多不怪”)小姑娘──幼稚(“不识庐山面目”)。这种感受结合朗读的自我评价和同学评价中渗透,如“你为什么这样读?”“说说你这样读表达了什么心情?”

(3)练习:根据你的朗读,在()里填上一个恰当的词来表示他们说话时的心情、表情或者语气。

鸟儿( )问树根。  树根( )回答。

她( )问大门。   大门( )回答说。

鸟儿( )问女孩。  小女孩( )回答说。

3.朗读告别,想像说话,体味情意绵绵。

师:鸟儿历尽艰辛,只找到了好朋友化作的灯火,鸟儿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1)朗读15-17自然段。

(2)想象说话。

师:听完小女孩的话,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此时此刻,鸟儿在想什么呢?

学生说一说。

回文朗读,加深体验。朗读他们离别时说的话──树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鸟儿说:“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师: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此时此刻,鸟儿又在想什么呢?

学生说一说。

回文朗读,加深体验。朗读他们离别时说的话──树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鸟儿说:“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4.交流感受,表达心声。

师:童话读完了,你有什么感受?或者有什么话要对鸟儿、伐木人、树说吗?赶紧写下来吧。

(1)自由写。(提示:写人物语言时,注意冒号和引号的用法。)

(2)朗读,评价。(重点提示:童话本身蕴含的遵守诺言、珍惜友情的主题教育。)

三、布置作业,拓展练习(任选其一)

1.创作童话。树是鸟儿的好朋友,当树被伐木人砍下,知道再也见不到鸟儿时,他会想到鸟儿会来找他吗?他会给树根、大门、小女孩留下什么话吗?当树已经化为灯火,听到鸟儿给他唱的歌时,又会怎么样呢?请同学发挥想像,编一个童话吧。

2.讲童话。把这个童话讲了家里人、邻居听,并问问他们听后的感受。

3.推荐童话。有机会购买、阅读《格林童话》《夏洛的网》。

附板书设计:

11.去年的树

[日]新美南吉

好朋友

鸟儿──────树

信守诺言

珍惜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