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教师小结:如果说诗歌的前四句是主要是通过描写马的外形特点来刻画马的雄健神骏,表达诗人内心所受到的视觉冲击的话,那么在诗歌的后四句,则是通过转写马的品性来抒发自己的豪迈情怀,英豪之气。看到房兵曹拥有如此的好马,诗人杜甫的灵感焕然喷发,于是他大笔一挥,创造出了一幅形神兼备、惟妙惟肖的“胡马”图,言简意赅又淋漓尽致。千载之下,我们都似乎可以体会到杜甫在写作此诗时那种欲罢不能、不吐不快的创作欲望及诗人建功立业的鸿鹄之志,壮阔胸襟!

(12)指导朗读,配古典乐曲。(试读、指名读、齐读、试背。)

(13)齐背古诗,边背边想象情境。

2.学习《马诗》。

(1)过渡:如果说杜甫笔下的马是雄健俊美的,那么诗人李贺笔下的马又是什么样子?

(2)自读诗文,启迪质疑。用学过的方法,自读,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3)学生小组试讲,感知诗意。

(4)赏析前两句的含义,师生共议“沙如雪”、“月似钩”的丰富意蕴,这是一番怎样的情景?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肯定学生富有创意的个性化理解。

(5)师生共同在音乐中想象,感受“大漠、燕山”空阔寂寥、清冷大气的场面。师相机点拨:这悲凉、清冷的场面从侧面衬托了诗人壮志未酬、怀才不遇、异常愤懑的心境。

(6)指导朗读。生读,评议。

(7)自读“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这是一匹怎样的马?(引导学生抓住“金络脑”、“快走”,形象暗示出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8)作者多么希望能施展自己的才华,投笔从戎,驰骋沙场,建功立业,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国泰民安献上自己的一点力量。可是昏庸腐败的朝廷不认同他的才华,英雄无用武之地,他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

想到这些,诗人怎能不焦急?——引读“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想到这些,诗人怎能不忧虑?——引读“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想到这些,诗人怎能不愤慨?——引读“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9)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想象情境,体会作者想要实现理想的迫切心情。

四、整体参读,体察诗蕴

1.交替互读两首古诗。

2.这两首诗歌都描写了马,但诗人笔下的马特点不同,各具特色,而且古诗中的场景不同,人物不同,所要表达的情感也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都是借对马的描写,表达自己内心真挚的情感。

五、拓展延伸,实践积累

搜集其它描写马的古诗,欣赏交流体会。

上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