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设实际生活情境,让学生初步感到数学的可爱

在备课之初,教师就应进行角色定位:做好学生学习的引领者。教师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去准备每一节数学课,走进课堂之前一定要做到胸有成竹。千万不能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有丝毫的敷衍成分。讲任何一节课都像进行一场战斗。绝对不要打无准备之战。只有如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才能创设出生动有趣的情境。教师预设的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既是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保证,又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授课时,教师要尽量实践自己的教学预设。但是,课堂是千变万化的。教师必须有极强的应变能力,依据实际的课堂情况,来调整原有的备课计划。这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不论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情境,其目的只有一个:即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充分调动学生的既有经验,使之在兴趣的驱动下,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一堂课,在一个良好的导入引领下,师生共同开开心心地来进行新知识的学习。

在某种程度上说,数学教师就是数学课的形象代言人。教师的形象会影响甚至决定学科的形象。小学生的感性远远大于理性。他们往往因为喜欢一个老师,进而喜欢那个老师所教的学科。教师必须要让自己的形象更和蔼可亲,必须要让自己的课更生动形象,更具魅力。因为小学生们是先亲其师,然后才能信其道的。

创设实际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感到数学的可爱。学生把自己好玩、好看、好吃的东西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参与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理解掌握了分类的思想方法,获取了学习数学的经验,成为数学学习活动中的探索者、发现者、创造者,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引领学生主动探索,寻找数学的魅力

成功的导入之后,我们马上要进行新旧知识的过渡,讲授新知识。数学具有严密的逻辑性,知识具有递进性。每一节课的新知识只有一小点儿。这一环节我们可以引领学生主动探索,寻找数学的魅力。

例如,我在讲《生活中的大数》时,就设计了这样的一组习题读出下面各数:150 256 389 987 200 213 6510 9860 1234 652 3 5001 6012。首先,我让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数,把它们分类:即哪几个数我们以前学过其读法;哪几个数虽然课本上没有讲,但是我们可以读出来;哪几个数读不太准,需要好好的学习。经过学生的认真思考,学习目标一下子明确了。学生听讲就有了重点。大部分学生会把重点放在5001和6012这两个数上。然后,结合课本74页(1)题说出下列电器的价钱来和学生共同学习四位数的读法;认识商品标价;指导学生认识插图中的各种电器。说出各种电器的商品标价,还可以具体说出某件电器的价钱是几个千元,几个百元等。这一环节我采用了志愿者主动回答的方法。我结合实际情况相机提示或讲授,然后边进行板书边强调读数的法则。结果发现学生在板演5001和6012的读法时错误严重,就多做几个这类的题:2001,3004,6005,8002,7009,9001。在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充分发表了意见,特别关注了接受能力慢的学生,抓住了重点、突破了难点,调动了各种手段让学生们会读四位数。如此一来,学生们经历了主动探索的过程,找到了数学的魅力。

三、适度拓展,沟通纵横,享受数学的美丽

在学生们学习了新知识以后,必须马上进行适度的拓展。这一环节应该以课本为主,适量的辅以相关练习册。拓展一定要和练习册相关习题的布置作业与讲解紧密结合在一起,这要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为依据。这样做既可以培养强化学生的正向思维,也可以鼓励学生从相反的角度去看待和认识事物,训练一下逆向思维。现在,学生手中的习题有很多是质量特别高的。精讲精练是我们的追求。精批细改是我们的职责。对学生的作业,讲评必须及时,必须切中肯綮,有理有据。学生会在及时的鼓励下,越战越勇,对做题越来越有兴趣,有时会陶醉在做题的乐趣之中。老师的奖励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学生是愿意享受学习的乐趣的。在这种状态下,学生眼中的数学是美丽的。

四、积累成绩,激励成功,巩固对数学的深爱

在教学中,我们要力求营造氛围,激励成功,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展示自己的闪光点,积累成绩,激励成功,巩固对数学的深爱。因此,教师必须做到让学生发表意见、自主选择学习方式、自由沟通。这并不意味着拒绝单元测验。其实,单元检测是一种非常好的阶段性鼓励总结的方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是继续学习的动力。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设置相对的习题。在家庭作业布置上也要如此。我们要让每个学生在参与活动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强化对数学的热爱。如此坚持下去,小学生一定会让数学因其热爱而更加可爱。

总而言之,数学教学中凝聚着教师的厚重的敬业爱岗之心,包含着深沉的严父慈母之心。教师利用三尺讲台,导演着一幕幕令人激动的儿童喜剧。教室内的每一件物品都被赋予了丰富的数学内涵。引导孩子们积极地投入其中,让他们在欢笑中领略数学的魅力,这就是我在每一节课中追求的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