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1:像来了魔鬼,真可怕!

学生2:好象要把船打翻了,好恐怖!

学生3:风很大,有巨浪,还有闪电,大海发怒了!

学生4:它发脾气了。

学生5:我都紧张的发抖了,海肯定是生气了!

“我觉得……”“我想说说自己的想法……”“我也来试试”……音乐课堂是孩子倾吐心声的地方,抒发自己情感的地方。音乐课堂应该是孩子最愿意表达自己情感的地方,既是一种情感的需要,更是一种情感的释放与张扬。充分释放他们的音乐潜质,便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只要老师们多给学生提供感性的材料,解放他们的眼和耳,让他们能看、能听,他们就会捕捉信息,并急于去表达,从而解放嘴巴,享受音乐。

2、解放手脚,解放大脑

俗话说“听来得忘得快,看来的记得住,动手做的学得快”。心理学的有关研究也表明:听和看虽然可以帮助学生获得一定的信息,但远远不如亲身体验给人的印象深刻,把老师的感受告诉学生,还不如让学生自己去获得体验。

音乐是一种善于抒情的艺术,音乐中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感情内涵,只有当音乐欣赏者的感情活动与音乐作品蕴涵的感情基本相吻合的时候,才能称之为正确的音乐欣赏。对音乐作品感情内涵的体验,首先表现为感性上的直接体验。比如,我们在听到一首乐曲的时候,对这首乐曲所表达的感情(它或是快乐的,或是优美的,或是慷慨激昂的……等等),凭借自己的感性经验,自然地产生出一种体验。我在教学欣赏曲《嘀哩嘀哩》时,我想到首先要让学生感受“春天”体验“春天”的美,能充分感受音乐带来的暖意,带来的笑声,用眼睛抓住春天的美好,学会聆听大自然的音乐。首先,我在教室里提前布置了以“春”为主题的场景让学生走进春天感受氛围,参与讨论春天的种种趣事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用歌声《嘀哩嘀哩》发掘春天的美,用动作表现春天来临时你的喜悦心情,经过前面的体验,学生很自然地进入角色,歌曲唱的异常兴奋动听感人,这是他们自己找到的春天的声音。最后,我们开了以“春”为主题的音乐活动会,我认为这是对歌曲最好的理解。

上一页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