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8岁男童离家出走。

孩子是个独生子女,他上无兄姐,下无弟妹,既是爷爷奶奶的心肝宝贝,也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他无忧无虑,丰衣足食,要什么有什么,独生子女的优点 ——聪明机灵、能说会道、活泼好动,他全具备。他七个月就会喊爸爸妈妈。四岁时孩子的母亲就送他去学小提琴,他学得比别人好。孩子母亲又找人辅导他绘画,教他背唐诗。在小学,他学习成绩年年名列前茅。他事事好强,样样要争第一……他又有独生子女的缺点—骄气、娇气、任性、自尊心过强、受不了一点委屈。这些毛病常常引起孩子父亲生气,他教育子女无方,常常动拳头。这次在孩子母亲出差后,孩子就是给他打跑的。事情的起因是:孩子没做作业,偷跑去游戏厅打游戏,半夜十二点钟才回来。他已经不止一次这样做了。他父亲一气之下,把他绑起来打了一顿,于是孩子悄无声息的离家出走了。

案件解析:

一个乳臭未干的8岁男孩,为什么要离家出走:案件已经和盘托出,线索十分清晰:

第一:既是“心肝宝贝”又是“掌上明珠”,当然就是“无冕之君”了。小皇帝至尊无上,“要什么有什么”,指向哪里到哪里,一切如意,与挫折无缘,这就必然形成“不知天高地厚”的畸形心理——骄气、娇气、任性、受不了一点委屈。活生生地勾画出一幅娇生惯养的图像,爱把孩子“溺”死了。

第二:四岁学小提琴”、“辅导绘画”、“背唐诗”,对孩子的智力投资可谓竭尽全力;而对孩子的品德教育则无半字。智力投资有余而品德关照不足,必然把孩子造就成“绣花枕头”,外表美观漂亮,里面稻草一束。须知:德性的匮乏就是不幸的开端。

第三:教育无方”。爱与恨自古就是一对连理的伴侣:溺爱——望子成龙一一恨铁不成钢——粗暴。这个公式,就是教育无方的轨迹,“孩子就是给他打跑的”,从这个泥坑跳出来又掉进那个泥坑。

哪些孩子容易离家出走:

有人做了调查,发现出走孩子临行的动机,有如下四种类型:

1:报复型 8.7%

这类孩子,大多与家长矛盾较深(至少,孩子是这么认为的),他们出走的目的,是要报复家长以显示自己的力量,好使家长以后不要目中无“我”。

这类孩子的出走,表面上来看具有一定的突发性;其实,他们是经过长期酝酿的。他们出走多为单独行动,一般不会走得太远。有时甚至就躲在离家不远的地方,因为他们还想看看大人的“狼狈相”。

2:逃避型 47.83%。

这类孩子大多生长在对他们身心发展不利的家庭,常遭打骂,都在不同程度上处于“一说、二骂、三打”的威胁下,提心吊胆地生活。为了免遭打骂,他们说谎,谎言不被揭穿便是万幸,一旦被揭穿,招来的便是比往日更严厉的打骂。为了逃避打骂,三十六计走为上策,他们选择了出走。

这类孩子大多学习成绩不好,老师往往以“叫家长”相威胁。“叫家长”就等于“挨打”,犹豫之后,出走了之。

3:向往型 39.13%

这类孩子,大多生长在经济条件优越而忽视正面引导教育的家庭。有的受宠爱,成了家庭里的“小霸王”;有的家庭放任,缺少管教。

这类孩子学习成绩不佳,但吃穿都比较讲究,大多向往不健康的文化,迷于“拳头”“床头”之类的影视刊物,有的还与社会上不务正业的人来往。

他们的出走,大多是结伙行动,有比较周密的计划,有较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出走的动机或去拜师学武,或去港澳海外淘金,或偷盗流浪。

4:盲从型 4.34%

这类孩子,常出于好奇或怯于恐吓而出走。他们分辨是非的能力比一般孩子差,易轻信。他们出走既无思想准备,也无物质准备,即使出走后有所后海,但身不由己,欲返无门。

对孩子的离家出走:

首先:重在于防。放弃溺爱,调适期望,既要注意智力的投资,更要注意德性的关注。“把‘德性’教给你们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贝多芬)

其次:对孩子进行教育,不能过分放任,亦不能过分严格。“说理是对待儿意的真正办法。”(洛克)

最后:出走的孩子寻回后,家庭和学校应以不歧视为前提,进行教育,帮助他们认识错误,改正错误,让“浪子回头金不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