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思路】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圆柱和圆锥的有关知识以后进行的一节复习课。基本的思路是引导学生在在情境中回顾,在情境中整理,在情境中应用。首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对圆柱和圆锥的有关知识进行回顾;然后引导学生对圆柱和圆锥的特征、体积、表面积等几方面进行自主整理,建构知识网络;最后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整理后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注重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凸现了过程与方法。

【教学目标】

1、通过回忆、整理,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及体积计算公式,形成知识网络;能熟练运用公式解决有关圆柱、圆锥体积的实际问题。

2、通过整理,提高学生自主建构知识能力;在讨论、交流合作中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空间观念,体会转化的思想。

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系统整理知识,构建知识网络。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交待复习内容,明确复习目标

谈话:同学们,第三单元我们认识了圆柱和圆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整理复习圆柱和圆锥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

二、回顾整理,形成网络

1、总体回顾

谈话: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圆柱和圆锥这个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

2、学生自主整理

谈话:同学们说的很全面,这个单元我们学了这么多知识,有特征、表面积、体积。现在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用你们喜欢的方法,把这些知识条理、清楚地整理一下。

(1)独立整理。(小组活动,教师巡视,并参与小组的活动)

(2)班内交流。

谈话: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整理的跟同学们说一说?

谈话:这个小组整理的怎么样?(好,好在哪)其他小组还有不同的整理方法吗?(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引导、点拨,完善知识结构,优化整理方法。)

3、巩固练习。

谈话:我们在来看圆柱圆锥的特征,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出示课件)

选择哪些材料能组成圆柱形的盒子?(学生交流时,引导学生说出选择的理由。)

【设计意图:在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通过巩固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圆柱、圆锥特征的认识。】

谈话:如果让你求组成的圆柱形盒子的表面积,应该怎样求呢?它们的表面积一样吗?哪一个的表面积大?(表面积=侧面积+两个底面积,表面积不一样,因为不同的底面周长所需要的圆形底面不同,选择长边为底面周长表面积最大。)

谈话:那种选法组成的圆柱形盒子的体积最大呢?

谈话: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用同一张铁板,长边作底面周长围成的圆柱体积最大)

谈话:刚才我们运用转化的方法求出圆柱形盒子的体积,哪一个同学能说一说圆柱的体积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吗?

(学生说老师用教具演示,引导学生体会转化的思想。)

4、反思小结。

谈话:在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推导过程中,转化的方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后遇到新问题我们就可以把它转化为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

【设计意图:在交流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帮助学生熟练公式,引导学生体会“转化”这一思想在公式推导中的作用。在练习过程中,进一步熟练运用公式进行计算,同时培养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解决问题的意识。】

三、综合应用,拓展提高。

谈话:同学们,刚才对圆柱圆锥的特征和体积公式进行了整理,下面我们就运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好吗?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

瓶子里装着一些酱油(如图所示),瓶底面积是0、8平方分米,请你想办法算出这个瓶子的容积。

【教学设想: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而且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小结收获,自我反思。

谈话: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整理与复习,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