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备课时仔细认真地钻研了教材,把教学内容作了一些调整和串联,并付诸了课堂教学,发现效果颇好,教学后产生了如下反思:

一、把数学知识有机地串联起来

数学知识之间是有机联系的,具有严密性、系统性。我们教师要善于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把所学的知识进行适当串联,形成知识的系统性。这节课教师在引入新课时,从前面所学的三角形按角来分类入手,引出从另一个角度——边来考虑,由旧引新,突出三角形不同的分类方法,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在学生认识完等腰三角形的特征后,教师串联了两题练习题: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求顶角,已知它的顶角求底角,不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等腰三角形的特征,而且把前面所学的三角形的内角和有机地串在一起,使学生能学以致用,初步学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认识等边三角形时,是由等腰三角形引出等边三角形,让学生初步感知这两种三角形之间的联系,此串联自然合理,避免了学生学后对这两种三角形的辨析,省时省力。

二、创造性地融合知识

对于一些概念性的数学知识、数学术语、数学名称,我们教师教起来都比较头疼。所以我们可以把有的知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等,让学生来形象记忆,这样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这节课在教学等腰三角形各部分名称时,教师把学生熟悉的人体各部位的名称融于等腰三角形各部分名称中来介绍,既形象生动,又使平淡的学习变得情趣盎然,教师教的愉快,学生学得轻松。

三、注意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

小学数学是按照数学的科学体系和小学生认知发展顺序建立起来的统一体,其中的数、量、形等方面的内容都有密切的纵横关系。因此,教师钻研教材,不仅要研究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更要研究这部分内容与前后知识的内在联系。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到所要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是在怎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怎样为后面所学的内容作好准备。本案例的四个片断都注意沟通了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能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系统地理解数学知识,培养了学生思维的严密性与系统性。